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和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6期   作者:李随 赵付明
[导读] 研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对策

         摘要:研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对策。通过对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影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因素,依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不但可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影响因素
         引言
         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升,高速公路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动脉。从当前高速公路运行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策略和技术,导致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受限,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探究。
         1 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1.1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高速公路是我国的重要交通设施,一旦高速公路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具有一定强制性。
         1.2 技术全面性
         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不仅是对道路及相关设施进行养护,同时还包括周围绿化问题等,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养护体系。
         1.3 养护人员需具备综合素养
         高速公路养护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对相关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需要其熟练掌握养护技术,并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2 养护管理的相关问题
         2.1 养护管理工作不够及时快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现阶段,人们在使用高速公路时多是出现问题才开始被动养护,这很难提升高速公路的整体使用寿命。比如,人们缺乏前瞻性的预判性养护意识和理念,缺乏动态化的巡查机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使得高速公路常常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
         2.2 养护技术水平低,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
         养护技术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充分提升技术应用成效,才能够整体提升养护管理效率,应该不断提升养护管理技术,积极运用机械化手段来开展养护管理作业。但有些养护单位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薄弱,仍采用传统的养护管理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护管理的整体成效,有些地方运用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较少,多是采用人工养护的方式。
         2.3 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取代传统人工作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养护质量,也能够保障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明显偏低。比如没有采用科学的监控体系,没有运用先进的动态追踪技术等,这些都影响着养护管理的整体水平。
         3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档案材料
         管理单位在高速公路竣工验收后,需要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材料,并与相关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档案竣工资料包括高速公路的原设计、变更设计、隐蔽工程图片、竣工图纸以及相关检测资料。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检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设计规定进行,并将检查结果交给管理部门留存。管理单位也要按照高速公路系统的要求,建立动态和静态数据库,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保存,为后续高速公路的养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3.2 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策略包括养护实施技术以及检测评定技术两方面:(1)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和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将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行情况与技术指标相结合,研发多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养护管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手段,明确高速公路的日常检测频率以及检测位置;(2)要进行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还要不断提高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养护工作,这种养护工作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养护工作执行不到位,难以全面落实养护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开放养护管理市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护管理工作的归属,归属单位需要负责养护管理质量和养护管理效果,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3.3 实施合同化管理以及定额式管理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由行政管理转变为合同化管理,进而不断提升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促使相关公路养护单位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另外,关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经费问题,相关部门应根据养护工程量进行定额式管理,对公路养护经费进行合理划拨,进而使高速公路养护费用得到合理使用。
         3.4 提升公路养护人员及机械化水平
         相关高速公路养护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能够熟练掌握新型养护设备的操作方法;另外,还要对公路养护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5 制定精细化的养护管理计划,提升养护管理效率
         对于高速公路运营,应结合高速公路的等级、通车流量、技术条件等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工作计划,以此来实现动态化、持续化的养护管理。“苏式养护”主要的特点是决策科学管理精细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必须依托于精细化的管理管控,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养护管理的整体成效。在养护管理中,要保障养护工作的计划性,按照特定的养护方案来进行全过程的巡查,提前发现高速公路可能存在的道路病害以及其他问题。还应该成立养护管理机构,保障养护管理的快速全面开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介入养护管理,开展维护工作。此外,应保障养护内容的系统化,除道路路面、桥涵、基础设施等外,还包括警示标志、引流线等。
         3.6 防患于未然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公路以及养护设备,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养护和检查方案,同时还需要制定出一套预防措施,对容易发生的问题和隐患提前做好准备,进而将其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相关养护单位要不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养护技术和知识。
         3.7 应用新型高速公路养护技术
         进行高速公路养护前,需要对高速公路的运行环境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并收集高速公路的运营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和检测工程师收集道路的建设设计资料文件、养护档案资料以及施工资料文件等相关资料,充分了解高速公路的运行现状,还要加强与桥梁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养护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测量高速公路结构尺寸,将测量的结果与实际设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对比,确定符合程度。
         4 结语
         为了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不断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使我国高速公路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喻诗恒.探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93-94.
         [2]阎丽红.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与加固维修技术[J].四川建材,2019(12):164-167.
         [3]王婷婷,李琦.高速公路管理养护设施景观绿化浅析——以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6.
         [4]吴钟良,李昆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工艺研究[J].交通世界,2019(32):41-42.
         [5]高海峰.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问题[J].产业创新研究,2019(11):262.
         [6]李燕.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中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9(22):101-102.
         [7]马任.信息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