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城市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不断更新,但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为了有效降低道路环境污染,维护良好的道路环境,应当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与施工。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以及施工为主题,对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施工重点
引言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这对城市建设非常重要,也是对城市园林建设一种促进方式。各大城市对园林的规划和设计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中园林道路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为人们指引道路,下面将对园林规划中的园林道路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对其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探究,促进园林道路的不断完善,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1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
1.1满足交通安全
城市道路的首要功能是交通,故道路绿化应首先服务于交通,如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不得遮蔽交通管理标志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道路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富有节奏韵律的多层次色彩变化的绿化景观,还可避免司机的驾车疲劳。绿色植物也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缓解驾驶员及行人的视觉疲劳。在局部区域可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增强安全性。交通岛周边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强化其外缘线形,利于引导司机的行车视线,特别是雨、雾、雪天气时,可弥补交通标志的不足。
1.2有利于建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色系统的构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平衡性,这也是目前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城市道路绿化施工中,通过不同类型植物、花草的栽种和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建筑及园路景观,增大城市内部绿地覆盖面积,并通过绿色植物的科学应用,规避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改进空气质量。同时绿色植物也具有营造微气候,调节区域温湿度的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这同样有利于城市经济及生态的共同建设,加快城市前进步伐。
1.3遮阴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往往缺少对绿色植被的建设和种植,这就使城市在天气较恶劣的气候下始终缺少调节和保护的植被,从而使城市出行状态不佳。现代化城市建设道路景观绿化,能有效起到降温和遮阴效果,能够使人们在夏天的时候舒适出行,避免阳光的照射,减少夏天出行高温暴晒带来的不适。
2城市道路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
2.1道路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响应下不断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部分城市的道路绿化在设计方面与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进行道路绿化建设时并没有做到全局考虑与规划,这就导致新颁布的道路绿化实行方案可能与政府城市规划纲要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进而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道路绿化的整体风格与该城市的文化属性不相符合的问题。还有部分地区的园林部门和主要市政机关并没有做协调与交流,设计语言也不统一,最终使绿化和道路施工之间脱节,严重时还需拆除返工,增加人力物力成本。
2.2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道路绿化过程中选择植物品种时,只关心当前的效益,而不放眼未来,顾及未来的效益。如没有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而选择外来植物种类进行绿化,使得绿化植物死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当地的绿化整体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在植物品种配置上,绿化植物种类较少,缺乏生机,如在行道树旁边没有适当点缀花草灌木,没有布置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立体种植形式。在设计上设计方法单调乏味,没有形成春夏秋冬均有绿色、春夏秋三季均能开花的景象。此外,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配置比例不合理也会导致景观缺少生机。
2.3行道树养护管理误区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可以美化城市,还具有防风和调节城市道路温湿度的作用。但不少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自然整枝,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不及时治理的问题。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重点
3.1搞好规划设计
道路绿化以提供绿荫、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构成美丽风景为目的,不是单一植物栽培,是多部门、多学科综合建设管理的体现。因此,相关部门要协调,做好统一规划设计,严格审批,避免重复、盲目建设。园林绿化建设从以往为附属于市政、建筑用地布局“见缝插绿”的产物,转化为提倡“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因此,道路设计的生态化应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生命周期内的废弃污染物排放,减少城市道路在生产、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尽量减少带污染源材料的使用,提高低污染、可回收再生材料的利用。
3.2选择功能性绿植
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为了提升建设的效果,要尽量的选择功能性绿植,利用这种植物在提升生态建设效果的同时,发挥出更加多样化的功能。由于城市道路中每天要过往大量的机动车,空气质量非常的差,利用功能性植物,可以充分的对这些有害的物质进行吸附,包括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硫化物和氮化物。在城市道路景观中常用的功能性植物主要包括月季、玫瑰、菊花,这些植物可以充分的吸附空气中的烟尘,减少城市雾霾的发生几率。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药用性植物,比如松柏等,这些植物挥发出来的物质,可以起到防止结核的作用,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了提升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效果的目的。
3.3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及养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本质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城市绿化工作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逐步走向生态型、节约型、可持续型发展道路。倡导市民通过参加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树立爱绿、护绿、建绿、管绿的自觉意识。健全法制,加强执法力度,发挥各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防止毁绿行为出现。加大投资力度,以此调动各单位积极性。采用“监护人”制度,各单位通过认领、认建、认管活动,明确监护责任,巩固已有的绿化效果。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增强责任心。此外,还应实行绿地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专业化养护队伍。在技术上建议提高灌溉自动化水平,发展“节水型”绿化种植模式。
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绿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绿化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也在环保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增加人们休息和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中,各种植物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科学,体现出植物学、景观学和生态学的特点,还要考虑的城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表现出本土的文化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双.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10):157-159.
[2]吴明秋,郭星星,杨青.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8(04):89.
[3]连亚楠,刘万超.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1):43.
作者简介:谢宗海(1993-),性别:男,?学历:本科??籍贯: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现任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分院设计师,主要从事景观工程、绿化灌溉工程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