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6期   作者:常海
[导读] 在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配电环节的智能化能够确保供电可靠以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摘要:在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配电环节的智能化能够确保供电可靠以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现代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对于构建集成以及优化配电管理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智能配电网中包括了很多种通信技术,例如载波通信技术、EPON组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据电台等,这些通信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环境中,但是智能配电网将多种技术进行组合使用,因此,对于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EPON组网技术

         1智能配电网的通信需求分析
         1.1通信系统的要求
         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载体,通信系统会对智能配电网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智能配电网的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这样才能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及流畅程度。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配电网还不够完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对智能配电网基础设施以及通信业务的重视。为了有效实现上述目标,电力企业可以使用通信专网作为主要的通信网,公网作为辅助的通信网,这种模式可以保障智能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还可以避免智能配电网出现故障。如果智能配电网出现了故障,该模式可以采取隔离措施,有效提高智能配电网通信的灵活性。
         1.2骨干层通信的要求
         骨干层通信应优先采用光传输网络,并充分利用光传输网络链路层和业务层的保护功能,形成具有动态路由迂回能力的IP网络。当有其他应用系统共用骨干层网络时,骨干层应具备支持虚拟专网(VPN)的能力。
         1.3接入层通信的要求
         智能配电网的接入层可以使用无线专网通信、无线公网通信、光纤专网以及电力线载波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无线专网通信使用的频段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无线公网通过信需要采取一定的认证以及安全隔离措施,使用专线连接的模式进行智能配电网和运行商之间的通信;光纤专网使用的光缆芯数要和设计的要求相符合,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以及检测能力,光纤专网的业务端口要方便接入配电网的终端;电力线载波主要用来进行光纤通信不能覆盖的区域,主要使用减少线路停电以及方便施工的耦合方式。另外,在进行无线专网的使用过程中,通信系统的所有指标都要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选择产品质量优质且信誉非常好的厂家,进行宽带或者电气基础设备的购买,这样才能确保通信系统的指标满足要求。
        
         2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2.1EPON组网技术
         EPON技术就是无源光技网络技术,这种技术是点对多点的技术,能够灵活的组成各种拓扑机构,而且在其分支点也不需要有节点设备,只要有光分支器就可以。这种技术也因此能够节省一定的光缆资源和带宽资源,而且其设备的安全性也较高,建网的速度快且成本低。另外,EPON组网技术可以灵活便捷的组成很多种拓扑网络结构,例如,树形拓扑结构以及环形拓扑结构等。EPON组网技术主要需要以下几种设备:第一,光缆终端设备,主要用来进行光纤干线的连接,上行速率是10Gb/s,下行速率是1.25Gb/s,单机可以支持128个PON口以及8192个ONU口,每个用户可以支持八个优先级的业务。第二,分光器,EPON组网技术的分光器可以支持1:64的分光比。第三,光节点,光节点可以支持双PON口,进行微秒级别的切换,主要包括多个桥接收放大器网络监控设备、光接收机以及上行发射机。光节点主要有以下功能:可以进行OLT发送广播数据的接收;可以接收并响应OLT发出的指令;可以进行数据的缓存。第四,馈线远方终端,主要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柜以及柱上开关等位置的远方终端,具备故障电流的检测、遥信以及遥控等功能。

第五,站控终端,主要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配电所以及开闭所等位置的远方终端,具备故障电流的检测、遥信以及遥控等功能。第六,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主要用来进行配电变压器多种运行参数的测量以及监控。
         2.2PLC技术
         PLC技术是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英文简称,是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的一个主要技术。使用PLC技术能够减少大量铺放线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投资,而且其覆盖面也十分广。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当中,PLC技术的应用潜力是十分巨大的。PLC技术是在以电能线路为介质的通信模式。PLC通信技术的信道有以下特点:第一,低压电网有不同的负载,因为频率的不同,这些负载所作出的响应也会不同,所以会使得信道的频率响应不平坦。第二,PLC通信上的负载断开比较频繁,所以会使得频率的响应发生变化,加上受地点变化的影响就不能很好的进行预测。第三,我国的电压电网中,设备产生的噪声以及干扰比较大。
         2.3电力无线宽带组网技术
         世界上使用比较广泛的电力无线宽带组网技术主要有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以及3G/4G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我国在智能配电网中使用的电力无线宽带组网技术主要是TD-LTE技术,已经成功研发出TD-LTE230MHz频段的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首次应用了第四代无线宽带通信技术,有效解决了阻碍我国智能配电网发展的通信问题,真正实现了智能配电网对于大量数据采集与传输的需求,为我国智能配电网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力无线宽带组网技术电力无线通信技术一次可以接入1万多个用户,具有支持的信息机密技术较多、业务应用接口较多以及组网非常灵活的特点,可以进行智能配电网的应急通信、配电网自动化、接入现场作业终端以及信息采集和传输等业务。
         2.4复合通信组网技术
         由于配用电网结构的复杂性,单一的通信组网方式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复杂的业务需求,配/用电通信组网可以建立以光纤通信网为骨干接入,以无线宽带、无源光通信为全域覆盖,以低压电力特种光电复合缆、电力线宽带/窄带载波、短距离无线通信为主要末端接入的配/用电一体化综合通信平台,为坚强统一智能电网配/用电侧的发展提供高效、安全、实时双向的通信支撑。
        
         3结语
         综上,智能配电通信组网作为电力通信网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承担的配电责任是巨大的。因此,对通信组网技术进行研究不仅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更是经济发生的需求,也是人们在需要高水平的通信技术的要求。分析可得,通过对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研究可知,将多种组网技术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迅速布网通信,不仅可以满足智能配电网多种业务对于通信宽带的需求,要可以保障智能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员进行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潘正阳.智能配电网通信方式的选择与组网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7.
         [2]郑旭东,吴岳奇.试析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
         [3]邱献冰.通信组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环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常海,出生1977年7月9日,性别:男,籍贯:辽宁省义县,民族:汉,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副经理,单位:辽宁两锦大洋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分公司,邮编:125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