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贺 张成发 付晶 于慧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高,对照组较低,组间差异对比显示(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说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丙戊酸钠;脑卒中;癫痫;临床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偏瘫及失语等,乃至癫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其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差,临床效果不佳。丙戊酸钠是近些年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癫痫的一种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比较理想[1]。本次研究的宗旨是分析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23例和17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是(66.98±5.42)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24例,女16例,最大年龄是79岁,最小年龄是54岁,中位(66.14±5.51)岁。这些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悉且签署知情确认书;这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排除患有原发性癫痫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其余重大器官性疾病的患者;排除药物过敏的患者。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P>0.05),能够开展此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则在此之上使用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H43020874的丙戊酸钠进行口服,规格为:0.2g×100片,使用剂量为600-1200mg/d,可分2到3次进行口服,初始用量每天为5-10mg/kg,7天后逐步加量,直到病情控制截止。若每天用量多于250mg,则可分次服用,减少对患者胃肠的刺激。每天最大用量不可多于1.8-2.4g,以免引起患者不适,致使不良事件发生。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癫痫没有再次发作者为完全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高于原来的75%者为无效;患者癫痫发作的频率为原来50%到74%之间者为有效;患者癫痫发作的频率为原来一半以下者为显效;总有效率为1与无效率之差。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本次实验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相关治疗数据分析,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 P<0.05,则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40例患者之中,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38/40),而对照组40例患者之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30/40),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显示(x2=6.2745,P=0.0122),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中,出现皮疹0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恶心及嗜睡的患者均为0例,发生率为2.50%(1/40),而对照组中,出现皮疹3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恶心及嗜睡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例和3例,发生率为25.00%(10/40),实验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X2=8.5375;P=0.003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致病机理比较繁杂,脑组织缺氧缺血或血液成分刺激会导致患者的脑部血管出现水肿、痉挛等,进而致使其神经元细胞电位降低,从而导致癫痫发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和卒中的部位有关,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出现恶性循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3]。丙戊酸钠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抗癫痫药物,该药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γ-氨基丁酸的浓度降低,进而实现抗癫痫的目的,还能够对钠离子通道活性进行调节,防止细胞过度极化。本药对多种癫痫都有显著的抑制疗效,用药比较方便,生物活性较高,吸收速度较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比较显著[4-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说明,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综上,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上,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安全性较高,完全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家兵,姜爱钟,马静,童天夫,张晓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24):4723-4726.
[2]王玲娇,周春华,王建欣.HPLC-MS/MS法同时测定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395-2398+2425.
[3]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贾珂.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及对患者血NSE、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5):1-2+16.
[4]杨艳萍.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治疗卒中后癫痫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B族维生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70-71.
[5]齐智慧,李东晓.依达拉奉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0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