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张冬妮
[导读] 目的:探讨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间于我院施行体检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择33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间段施行体检的33例健康患者纳入参照组,两组患者均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健康患者,研究组患者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闭塞、血栓等在内的糖尿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状况均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诊断结果理想,便于直观观察患者血管内壁、血流等状况,同时,兼具辐射小、创伤小、操作便捷、价格适宜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大幅推荐。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效果
        前言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病症,并对其生命安危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据临床文献指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病症以感觉异常、下肢出现疼痛以及麻木为主,危重患者则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坏疽,需要截肢治疗,致残率较高,容易拉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而,必须重视早期诊疗工作。当前,医学临床次疾病的确诊方式以CT检查、MRA检查为主,诊断精准率有待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于我院施行体检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健康患者施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间于我院施行体检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择33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间段施行体检的33例健康患者纳入参照组,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初步认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其中,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3;年龄: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80岁,中位年龄:62.34岁;病程:(2~25)年。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9:14;年龄:最小患者35岁、最大患者79岁,中位年龄:61.52岁;病程:(1~24)年。分析2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检查方法
        参照组、研究组2组研究对象均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检测仪器:西门子全数字诊断仪,注意设置好探头频率(7.5-11MHz)、取样容积(2mm)、最小流速(9cm/s)以及声速与血流夹角(<55°)。
        具体检查操作:首先,帮助研究对象选取合适体位,即平卧位,并注意充分暴露下肢,检查横断面及管腔状态。就具体部位而言,必须施行纵切面检查、注意监测血管内壁厚度。全面检查时,必须检查血管各动脉以确定患者病情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施行数据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u进行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健康患者,研究组患者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闭塞、血栓等在内的糖尿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状况均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2组研究对象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状况对比(n)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极高,病情较复杂,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增加易使其发生病理改变。患者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可进一步造成管腔狭窄、引发血栓。随着新时代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呈逐年剧增状[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断、治疗均有一定难度,且病情极易扩展或恶化。因而,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工作得到了运用,且初步取得明显诊疗效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疗工作中必须严格坚守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三早”原则,如此方能有效防控下肢坏疽,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康复信念和生活质量[3]。分析以往临床经验不难得出,与CT检查、MRA检查等传统诊断手段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正确率,且操作简洁、价格低廉、辐射小,对于患者机体损害较小。可重复施行,便于直观观察患者血管内壁、血流状况,是典型的无创性检查。在临床上受到了较大欢迎,能够直接评估患者病变部位极其程度,可直接作为临床诊疗指标。
        血管壁中包含的蛋白质、氨基酸均是血管狭窄、红细胞沉淀等现象的诱因,能够进一步引发血管堵塞并导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经验显示,利用超声检查,能够细致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动脉血管内膜状况,表现为较明显的不规则回声,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准确显示患者内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等发生情况[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健康患者,研究组患者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闭塞、血栓等在内的糖尿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状况均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果进一步提示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现实价值。
        总而言之,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诊断结果理想,便于直观观察患者血管内壁、血流等状况,同时,兼具辐射小、创伤小、操作便捷、价格适宜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大幅推荐。
        参考文献
        [1]曾波.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2-23.
        [2]黄金艳,唐焕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027(016):66-67.
        [3]王素萍.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J].心理医生,2016,022(035):59-60.
        [4]付宪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观察研究[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015(012):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