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交接单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王玉 张欣欣
[导读]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两组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ICU监护过程中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睡眠和饮食、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患者ICU监护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缓解疼痛并缩短患者的监护和住院时间,使生存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交接单的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日益俱增,并且环境污染情况严重,最终导致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日益增多。因为此疾病的病情比较凶险,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患者发病后不但为其身体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在心理上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近些年来,这一疾病还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对此疾病给予有效的救治,同时还要对心脏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心脏病手术指征,并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手术;(2)术前未出现发绀、肺动脉高压等症状;(3)术后接受重症监护室相关护理干预。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3)中途转院或退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50.31±5.76)岁;手术类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3例,心脏瓣膜手术2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49.46±5.46)岁;手术类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2例,心脏瓣膜手术2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症、手术实施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均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手段上加入心理护理流程。

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主要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设施等情况,并特别注重介绍手术中与术后护理的医院医师、病房环境设备,让患者能够尽快了解、融入我院,更方便回应患者住院、手术期间的要求,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的好感度。在手术前1d-2d讲解手术流程,让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转变患者的思想认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时注意语言方式,尽量简单易懂,且注意不能引起患者的恐惧。明确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ICU(重症监护室)内不能陪同,同时讲解理由及原因,获得家属的理解。为家属讲解完善全面的常规护理流程,消除家属的担心情绪。在术前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性要求。(2)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同样注意与患者的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孤独、焦躁等情绪,从各种行为和语言上给予患者安全感,同时为患者传达亲属们的关心,让患者更加宽心。(3)病患家属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包括了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慰,需要在患者于ICU期间,为家属讲解患者的情况,让家属宽心,并积极配合理解医院治疗流程。
        2结果
        2.1 两组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对比研究组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睡眠和饮食、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会对患者的身心状态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性的睡眠改善和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影响ICU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生理、心理、环境及医源性因素几个方面。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情,在采取的诊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降低病死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将重症瓣膜病的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危险系数,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的护理方法不同,主要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心理护理等,同时,针对患者术后的情况,要配以饮食、康复训练等内容,并结合医嘱情况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在日常饮食上,要禁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吸烟酗酒,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减少心脏负担和病情复发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凤菊,张研,周欣欣.心脏手术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10(2):154-155.
        [2]袁娜娜,朱光宇,郑爽,等.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4031.
        [3]郭佳,罗洁,刘洋,等.心脏术后患者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常州实用医学,2017,11(3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