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采用目标学习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接收护理实习生52例,按照带教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带教对照组(n=22)与采用目标学习法干预实验组(n=30),对比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迷茫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技术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学习法在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可为其确立目标,提高其技术水平,且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目标学习法;ICU;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临床实习是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而在初次接触临床时,不少护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感,不知道如何学习。而在ICU中,老年患者多,且患者病情严重,临床操作复杂,这些进一步加剧了护生的恐惧与无助[1]。为了提高带教效果,合理选择带教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次研究引入了目标学习法,并评价了该方案与常规带教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接收护理实习生52例。纳入标准:(1)上期期末考试无挂科;(2)学习态度良好;(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与研究者;(2)无意愿从事医疗事业者。按照带教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带教对照组(n=22)与采用目标学习法干预实验组(n=30),对照组男1例,女21例,年龄均数(20.98±0.86)岁,实验组男1例,女29例,年龄均数(21.02±0.90)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生实习时间均为4周。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带教,由带教老师结合ICU护理工作内容带教即可。实验组则采用目标学习法干预,编制实习内容表格,按照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难度依次提升,在护生入科时发放表格,并要求其在实习期间依次学习,完成后勾选。实习内容表格内容具体如下:(1)A级,包括配置常用药、留置针维护、氧气装置使用管理、体征监测、物理降温、皮下注射用药、肌肉注射用药、皮内注射、雾化吸入、鼻饲、口腔护理、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护理、静脉采血、敷料更换、仪器使用等[2]。(2)B级,包括留置针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留置尿管与导尿、动脉采血、吸痰操作等;(3)C级,包括留置胃管、呼吸机参数读取、呼吸器日常维护、血气分析结果分析评价等;(4)D级,入院患者处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与录入等。
1.3观察指标
(1)评价实习生迷茫程度与操作技能水平。(2)对比出科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带教效果
实验组迷茫程度评分(21.15±3.62)分,低于对照组(38.46±6.84)分,P<0.05(t=11.8135,P=0.0000)。实验组操作技能水平评分为(86.42±5.16)分,高于对照组(71.15±6.35)分,P<0.05(t=9.5605,P=0.0000)。
2.2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17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满意10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81.82%(18/22),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X2=11.48,P=0.001)。
3.讨论
临床护理带教中ICU带教老师由于护理内容繁重,且存在突发抢救的可能,所以很难全面、系统、有计划的开展带教工作。在传统跟班式教学时,往往时护生遇到什么护理操作便学习什么,系统性不强,且容易发生混淆与遗忘,容易导致护理操作技能的缺失,不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而采用目标学习法进行带教,为其设计实习内容表格,则能够将常用的操作技术清晰的呈现在护生的面前,有利于其明确学习的目标,并提前预习,可消除护生的迷茫感。而利用该表格,也可让护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带教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可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可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在采用目标学习法干预后,迷茫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技术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带教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带教中采用目标学习法有利于为护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消除护生的迷茫感,能够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且可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敏,李伟英,朱新喜.目标学习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44+247.
[2]米田,荆晶,周萌.目标学习法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