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该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1]。疫情爆发后,笔者随陕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某医院东院区两个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且尚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所以可疑抗疫的重点在于防控[2]。(b)笔者支援的医院2020年3月1日收治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合并脑疝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护理,行3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核酸抗体检测同样为阴性,遵循疫情指挥部的指示于3月1日随转至所属区域继续治疗。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4岁,“因恶心头晕4周,意识不清2天”于2020年3月1日入院,2015年因恶性淋巴瘤脑转移行幕上开颅脑肿瘤切除术,此次因恶心呕吐于2周前就诊于***医院,同时检查新冠肺炎RNA,结果阳性,随转至所属区域新冠肺定点***医院,2周来,患者病情逐渐加重,2天逐渐出现意识不清,住院期间2次核酸监测均为阴性,转至笔者支援的医院,入院诊断:左侧额顶枕叶多发占位性病变,脑疝形成,坠积性肺炎,颅内淋巴瘤术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家属拒绝手术,经过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抑酸等治疗患者由浅昏迷渐转至嗜睡,中间一度神志清楚,间断出现谵妄,经3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核酸抗体检测同样为阴性,随转至所属区域继续治疗。
入院查体:T36.2℃,P 60次/分,R 17次/分,BP 159/90mmHg,PO295%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肢体肌力1~2级,左侧肢体肌力3~4级,双侧肌张力稍高,头颅CT示:左侧额颞叶枕叶等密度病灶合并低密度脑水肿,中线右移,右侧额叶低密度病灶,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坠积性肺炎,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血气检验:氧分压57mmHg,氧饱和度91%入院后给鼻导管吸氧3L/分,百普力鼻饲泵泵入30ml/h,500ml/日,3月3日增加至1000ml/日,3月3日患者呈嗜睡状态,3月4日神志清楚,四肢肌力3级,可自行经口进食,无呛咳,SpO299%,3月9日患者出现间断谵妄,降颅压、脱水的基础上给予间断镇静治疗,3月12日给予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3月18日10:39患者呈嗜睡状态,23:00处于浅昏迷状态,GCS评分8分,3月20日10:08患者意识变浅呈嗜睡,3月22日出院时患者意识呈嗜睡状。
2 护理
2.1 人员落实 由于本病区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病区,鉴于患者的特殊情况,给予单间隔离,每班次责任护理组固定1名重症专业护士对该患者进行专人护理,该组特护人员全部由N2级及以上人员组成,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由护士长、组长定期组织视频会议,针对治疗该患者的操作技巧,护理重点及难点等问题,及时进行讨论,以获得更有效、更适合的操作方法。
2.2病室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3]。(a)此患者单间隔离,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人员防护措施必须符合三级防护标准,必要时带面屏进入;根据以往“非典”防治经验,病区需要通风与消毒对病毒有效[4](c),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min,持续使用空气净化设备[5];(d)房间内物体表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患者使用的仪器、设备、物品专人专用,每日产生垃圾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2.3病情观察 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抢救的关键,脑疝发生前常有剧烈头痛和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为典型症状。颅内肿瘤病人发现呕吐时要注意是否发生脑疝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意识观察:通过GCS评估量表每15~30min观察1次,瞳孔观察:人院后15~30min观察瞳孔1次,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发现双側瞳孔散大或不等大时,或瞳孔对光反射由迟钝变成消失时,应马上考虑是病情变化所致[6]。(e)严密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如出现肌力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复查头颅CT。每4小时监测体温1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2.4预防脑疝加重的护理 (1)体位:床头抬高30°,以利于脑静脉回流;(2)保持呼吸道通畅;(3)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4)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质,有无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表现;(5)遵医嘱定时使用降颅压、脱水药,并观察用药效果;(6)避免造成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保持患者心情平静,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
2.5谵妄的护理 3月4日患者神志渐清醒,GCS评分13分,3月9日RASS评分+3分,出现拔输液管、咬输液管等行为,给予立即复查头颅CT示:脑水肿较前无明显变化,遂给予间断镇静,双上肢保护性约束,未发生不良事件。
2.6呼吸系统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每分钟的次数、血氧饱和度,持续鼻导管吸氧3L/分,患者如出现气短、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处理,遵医嘱定期复查动脉血气,以了解肺功能。协助患者翻身,给予叩背,动作应轻柔,避免患者剧烈咳嗽,诱发脑疝加重。
2.7营养供给 留置胃管,入院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每日1000Kal鼻饲,间断由口进食鸡蛋羹,喂食时取半坐卧位,进食宜慢,一口咽下,再喂下一口,以免呛咳。
2.8心理护理 患者神志清后间断出现拒绝吃饭、吃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积极地与家属进行解释与说明,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每日通过视频连线家属使其对患者进行亲情抚慰,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使其配合治疗。
2.9防压疮护理 每班严格交接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全身受压部位贴泡沫敷料,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防压疮发生。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2.8康复护理 病情平稳后,给其进行床上肢体的按摩、被动活动,防止肌萎缩。
3 小结
脑疝是颅内肿瘤的严重并发症,当颅腔内某分腔占位时压力比邻近分腔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域朝低压区域移位,造成脑组织、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到压力和移位,一旦挤入硬脑膜间隙或孔道就会引起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导致死亡。此患者入住新冠肺病区,使得控制传染源的难度增加。针对此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考虑到疑似患者的特点在于不确定性,未排除可能性,首先要做好患者的防护,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由于此患者存在脑疝,家属拒绝手术治疗,所以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处理尤为重要。
由于颅内压增高本身给患者带来痛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疑患者入住新冠肺病区又增加了心理压力,所以不仅要针对脑疝进行专科护理,也要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
综上所述,对于脑疝合并新冠肺可疑患者,护理人员应善于细致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识别危险因素,给予精准护理,预防并发症,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2020年第1号
[2]姚璜,杨盛力,魏守蓉.新形势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为首[J/OL].医学导报.(2020-02-10).[2020-02-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3.
R.20200211.2022.005.html.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EB/OL].(2020-03-03)[2020-03-04].http://www.nhc.gov.cn
/xcs/zhengcwj/202003/46c9294a7dfe4cef80dc7f5912eb1989.shtml.
[4]任爱勤.加强病区管理防止“非典型肺炎”蔓延的点滴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22-123
[5]索继江,闫中强,刘运喜,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探讨[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811-816
[6]刘芳.ICU重症病房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7,23(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