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杨洁
[导读] 探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其骨密度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其骨密度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n=55)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骨密度变化、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中的男性骨密度、女性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可行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综合护理;骨密度变化;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因骨骼纤维结构改变、骨密度下降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骨折等症状,好发于老年人群[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研究,罹患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多主张以药物保守治疗,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同时还容易引起其他相关不良反应,影响疗效与骨密度恢复,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辅以高效护理配合就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其骨密度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31例、2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11±5.18)岁;病程1-6年,平均(3.06±1.33)年;研究组(n=55)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30例、25例;年龄44-76岁,平均(62.59±5.32)岁;病程1-7年,平均(3.17±1.45)年。两组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n=55)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如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等。
        研究组(n=55)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疏导。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因病程较长,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容易产生焦虑、烦闷、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多给予关心、鼓励、安抚,与患者尽快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其主诉内心感受,并表示理解与支持,根据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轻松心态面对治疗。(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骨质疏松症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还可开展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可消除其顾虑。(3)疼痛干预。由于该疾病会引起程度不一的骨痛,往往会给予止痛药治疗,但因治疗周期较长,若长期服用容易存在依赖性。因此,护理人员需减少剂量,有效评估患者疼痛部位、原因、程度等,可采用转移注意力、保持均匀呼吸、聆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疼痛感。(4)饮食护理。全面评估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并制定合理膳食方案。可指导患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健康饮食,确保营养均衡。可多摄入含钙较多的食物,例如鸡蛋、豆类、乳制品、鱼虾等,忌食肥肉、浓茶、碳酸饮料等。
1.3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的①骨密度变化,测量男性与女性的骨密度变化。②生活质量,采用36条健康状况简明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四个方面。分值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骨密度变化对比
        研究组中的男性骨密度、女性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只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一旦发病不但会影响日常活动,还会给家庭、社会增添沉重负担,受到人们日益重视。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但容易忽略心理、饮食等方面,导致病情恢复缓慢。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促使病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以往传统护理具有一定片面性、盲目性,已难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3]。在本次研究中,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理想疗效。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疼痛干预、饮食护理等贯穿于综合护理全程中,针对患者心理、生理方面,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且加强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其对疾病认知力,减轻心理压力。对于疼痛较轻者给予转移注意力、轻松疗法等减轻疼痛,对于疼痛明显者适当给予止痛药进行干预。另外,指导患者健康合理饮食,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增强免疫力,为病情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中的男性骨密度、女性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综合护理可促使骨密度增加,降低骨脆性,提高骨强度,从而避免骨骼纤维结构改变。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可行价值。
参考文献
[1].段玉琼, 陈进.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骨密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 v.25(08):150-151.
[2].李炳烨. 试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效果[J]. 饮食保健, 2016, 003(003):167-168.
[3].王亚平, 费扬帆, 许虹,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000(021):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