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引发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失眠状况的原因以及改善失眠状况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失眠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失眠原因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用药因素以及饮食习惯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现失眠状况的主要原因。而经相应护理干预后,86%的患者得到有效改善,无失眠现象出现。结论 失眠是严重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护理对策;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失眠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50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71.23±4.33)岁。疾病类型:高脂血症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2例、心绞痛患者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例,其他1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失眠现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睡眠原因调查表对所有患者展开调查问卷,发放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睡眠影响因素调查和疾病回顾分析,第二部分则为对患者入睡困难以及早醒等状况的诊断。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护理人员需调整病房温度、光线以及对噪声进行控制。对于睡觉会严重打鼾的患者进行单间处理,避免对其他患者的休息造成影响;②心理护理:众多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压力,从而引发失眠现象。为此,护理人员需主动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态变化,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举例本院过往相同疾病的成功案例,以此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和对抗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③睡眠行为疗法: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睡眠行为护理。例如在患者睡前给予温热牛奶、播放轻缓舒适的轻音乐、为患者展开适当的按摩以及采用温水泡脚等,以此来可以帮助患者入睡。若患者出现严重失眠状况,可适当给予安眠药。
1.3 观察指标
对50例患者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失眠状况以及引发失眠的主要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并以n(%)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失眠原因
调查问卷研究后发现,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饮食习惯以及用药因素是导致老年心血管患者出现失眠状况的几大重要原因,如表1。
.png)
2.2 护理干预后结果
经相关护理干预过后,在50例失眠患者中,失眠比例(86.00%)明显高于无失眠症状比例(14.00%)(x 2 =51.840,P=0.001)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良好充足的睡眠,可帮助人们恢复个体精力,缓解一天的疲劳,同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确保人体健康。而失眠则会导致人体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样的,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失眠则会大大加重疾病程度,降低质量效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饮食习惯以及用药因素均是致使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失眠状况的主要原因,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状况,降低睡眠质量。因此,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而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失眠是严重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266-267.
[2]单长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99.
[3]宋玉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131.
[4]杨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