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 PICC 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张钰婷
[导读]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含210例患者。对照组中的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配合下有序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96.67%(203/210)、0.95%(2/210)、(318.25±3.47)d,对照组的三项指标分别为79.05%(166/210)、6.67%(14/210)与(246.18±2.56)d,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PICC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PICC即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该种治疗方式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削弱患者的疼痛感。然而如果PICC的应用缺乏对应护理措施的支持,容易引发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本次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当中引入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探讨其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420例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210)与观察组(n=210)。对照组中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23:87,患者的年龄为33~68岁不等,平均年龄(58.43±4.58)岁。观察组中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16:94,患者的年龄处于35~67岁,平均年龄(58.27±4.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时刻保持患者的导管畅通。观察组患者成立专门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详细护理措施如下:首先依据PICC的相关规定,由小组组长组织工作交流会议,所有组员共同商讨以往为患者提供PICC护理时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同时定期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组员护理水平。承担培训工作的部门涉及放疗科、肿瘤外科以及妇瘤科等等,依据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静脉治疗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则包含输液工具的选择、深静脉置管的维护以及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等。其次规范PICC穿刺的流程,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执行PICC的穿刺标准,在穿刺、冲管和换药、拔管等过程中体现个人专业素养,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三点进行PICC护理。首先,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置管处是否出现红肿或者渗液的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况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其次,利用X光观察导管的前端是否准确植入患者的心房。另外,指导患者进行置管前端的手指屈伸运动,保障内部血流畅通,延长PICC置管的使用期限。

再次加强PICC静脉输液的质量检查,护理小组的所有组员在月会中汇报当月的工作进行情况,汇总护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对当前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另外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将患者组织起来,为患者专门讲解导管的保护方法,并且叮嘱患者部分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爱护。患者出院之后应利用电话或者微信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并利用微信群让患者和护理人员、专家互相交流,帮助患者解决个人疑惑,提高患者居家带管管理的质量。
1.3观察指标
        使用医院自拟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与其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满分为一百分,护理满意度与分数之间为正相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留置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本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数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均用百分数表示,留置时间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检验时分别采用X2法与t方法。将P<0.05作为组间差异显著的标准。
2.结果
        首先,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表示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7例、79例、44例,求得护理满意度为79.05%(166/210);观察组患者中表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26例、77例、7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203/210),差异显著(X2=8.6808,P<0.05)。
        其次,对照组210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4/210),观察组中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0.95%(2/210),差异显著(X2=8.0527,P<0.05)。
        另外,记录两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246.18±2.56)d与(318.25±3.47)d,差异显著(t=10.8298,P<0.05)。
3.讨论
        PICC是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首选方式,其安全可靠,能有效削弱患者的痛苦。然而实际进行PICC护理时,依然会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或者患者自身的不合理行为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本次专门成立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用以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该种护理模式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云霄,梁世丽.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1):143-144.
[2]丰文悦.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7):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