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到底怎么回事?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胡芸
[导读] 同事小张前段时间做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安全完成
        同事小张前段时间做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安全完成,经过十多天的恢复,昨天已经出院。全身麻醉是怎么回事?哪些手术适合全身麻醉?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怎么处理?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麻醉的一种方法,患者经呼吸道吸入麻醉药,或者经肌肉、静脉注射麻醉药,暂时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患者而言,手术是一种应激源,身体出现应激反应会导致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剧烈变化影响手术安全性。全身麻醉后,患者的神志消失、痛觉消失、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和血液内的药物浓度有关,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进行控制和调节。术后,当麻醉药物从体内排出患者的神志、反射会逐渐恢复,因此全身麻醉产生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2.全身麻醉的3种方法
        (1)吸入麻醉。利用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入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吸入麻醉是最早的麻醉方法,优点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少、分解少主要从肺部排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2)静脉麻醉。经静脉注入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次注入、分次注入、连续注入、靶控输入4种类型。随着新的静脉麻醉药物开发以及计算机自动给药系统出现,静脉麻醉的安全性提高。
        (3)复合麻醉。同时或先后使用几种不同的麻醉药物,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具有镇痛、遗忘、肌松、抑制自主反射、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作用。相比之下,复合麻醉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体现出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3.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哪些?
        (1)吸入性麻药。吸入性麻醉药物,主要有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以异氟烷为例,是深度呼吸抑制剂,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以及在麻醉期间控制性降压。该药物95%从呼吸道排出,在人体中生物转化很少,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2)静脉麻药。静脉麻醉药物分以下几类:①巴比妥类,代表药物是硫喷妥钠、苯巴比妥;②阿片类,代表药物是吗啡、芬太尼、阿芬太尼、苏芬太尼、雷米芬太尼;③苯二氮卓类,代表药物是地西泮、咪达唑仑;④其他,例如异丙酚、氟哌利多、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3)肌松药。

肌肉松弛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去极化肌松药,以琥珀胆碱为例,能和骨骼肌N2胆碱受体结合,促使骨骼肌松弛,主要用于全麻手术引起的肌肉痉挛,用药后1min左右快速起效。另一种是非去极化肌松药,常见如管箭毒、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以阿曲库铵为例,可竞争胆碱能受体,阻断乙酰胆碱传递,用药后起效时间平均为1.4min,3-7min达到最大作用,持续时间约20-35min;经肾脏排出体外,重复给药不会产生蓄积作用。
4.全身麻醉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全身麻醉几乎适用于所有手术,且没有绝对禁忌症。以氯胺酮为例,全麻手术中经常用到,具有高度亲脂性。静脉注射后,25-30s患者的意识消失,作用维持时间10-15min;经肝脏转化为去甲氯胺酮,继续代谢为无活性化合物。该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下:
        (1)适应症。①体表手术、短小手术、部分造影和诊断性检查;②部分小儿手术;③烧伤后清创换药;④复合麻醉;⑤单独应用分离麻醉,或局麻、阻滞麻醉的辅助用药;⑥配合琥珀胆碱可诱导插管,适用于休克、低血压患者。
        (2)禁忌症。①严重高血压,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②脑血管意外病史;③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瘤;④颅内压增高;⑤内眼手术或眼内压增高;⑥精神分裂症和癫痫患者;⑦甲亢、肾上腺嗜络细胞瘤。
5.全身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
        (1)误吸反流。麻醉状态下误吸反流,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是全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措施:①术前禁食禁饮,减少胃内容量,提高胃液pH值;②降低胃内压,低于食管下端括约肌阻力;③保护气道。
        (2)苏醒延迟。全麻停止给药后,患者一般在60-90min内清醒,指令动作、定向能力、术前记忆均恢复,超过90min就是苏醒延迟。引起苏醒延迟的原因,主要有高龄、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等。
        (3)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是全麻常见问题,发生率约为20%-30%,危险因素有:①糖尿病、早期妊娠;②胃容量增加;③使用氧化亚氮、氯胺酮、新斯的明;④手术期间牵拉脏器;⑤术后大量饮水、低血压、使用阿片类药物。
        (4)急性肺不张。患者肺段、肺叶、一侧肺部萎陷,丧失通气的功能,严重患者可能因缺氧而死亡,危险因素有:①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梗阻;②慢性气管炎;③吸烟;④肥胖;⑤老年患者肺容量小;⑥呼吸肌障碍或受限。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3种。文中介绍了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指出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希望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