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景平静
[导读]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临床诊断所需要的检查也越来越细致和准确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临床诊断所需要的检查也越来越细致和准确,为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提供了更加确切的参考数值。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被公认为三大常规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之一。下文就聊了解一下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临床意义
1、血常规
        血常规的检查是对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发现身体是否有感染、贫血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血常规来进行判断。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水平增加可以用来判断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情况;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以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淋巴细胞的增高通常用来判断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淋巴细胞减少多数出现在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大多数出现在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疾病发生的时候。
2、尿常规
        尿常规通常是对泌尿系统的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也参与对身体健康的评估中。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主要是对炎症、结石、肿瘤以及肾移植手术之后等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身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糖尿病、胰腺炎、肝炎等;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例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的副作用;对职业病进行轴助诊断,如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3、便常规
        便常规需要检查的方面比较多,例如粪便的颜色,性状,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对患者病变位置的疾病性质判断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患者的粪便培养加药敏,可以帮助对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二、注意事项
1、患者准备
(1)血常规
        要求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要空腹,但是并不是单纯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最好在检查前一天不要吃比较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喝酒,晚上八点以后开始禁食。检查当天不要穿衣袖比较紧的衣服,避免在抽血的时候无法卷起,太紧的衣袖抽血之后会引起患者手臂血管血肿。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尿常规
        在患者采集样本之前,要详细的告知患者要控制好饮食,不要喝一些浓茶、咖啡以及糖分过高的果汁等,取样的时候尽量取中断尿,对于平时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做好记录。男性患者取样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到尿液中;女性不要在月经期间进行检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
(3)便常规
        做检查之前不要吃辛辣油腻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从检查的前三天开始就不要食用动物肝脏、血、大量的绿叶青菜以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在留取大便样本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混入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
2、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2)血常规
        通常血常规是使用抗凝管抽取患者的静脉血2ml之后及时送检。
(2)尿常规
        收集和运动尿液的容器要保证干净并且防止渗流,材料要选择透明并且不会与尿液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尿杯要使用一次性的容器,其密封装置不可以带有干扰物质,收集和运送标本的容器都要选择一次性的,不可以重复使用。在尿液采集完成之后要立刻送检,在夏季的时候送检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冬季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对尿液的检验。进行尿常规检查的尿液最好留取患者清晨的第一次尿液。如果是需要收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标本时,要明确告知患者收集样本每个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收集样本的尿杯上要按照每个时间段做好标记,每次的尿量最好在30ml左右,如果尿量比较少,也要保证有10ml的量。
(3)便常规
        注意患者留取大便的时候不可以在标本中混入其他液体和分泌物。如果大便中有脓血存在,要留取脓血部分送检,水样便要使用容器保存,进行寄生虫的检查时,要将粪便的各个部分都留存一些。标本收集完毕之后要及时送检。
        综上所述,三大常规检查是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时最常用的辅助手段,通过对血、尿、便的常规检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加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可以及时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