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玻璃行业而言,如何强化设备管理意识,将玻璃加工制造的优势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行设备综合管理,是每一个管理人员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强化;设备管理;意识;玻璃行业;综合管理
1、玻璃行业生产加工制造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玻璃行业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的设备和经济的运行成本,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在新产品开发、产品的设计更新,包装质量,储存状态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生产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设备管理是保证。生产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玻璃行业生产加工制造设备管理
2.1设备故障性维修管理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会影响和危机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时,应及时停止该设备的运行,立即组进行检查维修,故障单修完成后,并对该设备进行检测,检测该故障是否已经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班长及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判断,是操作参数设置引起故障还是设备自身原因引起的故障,属操作或参数设置引起的故障,由当班班长或工段长自行解决。
设备故障及设备出现故障判断不了,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及工段长。设备出现故障必频填写设备维修工作单,由工段长签字后,送往维修班组,自身留一联存档。设备维修人员接到维修工作单后,及时作出响应,到现场对设维修结果填写至维修工作单上,需要现场班长进行签字确认。设备维修时,工段长或班长及操作人员给子协助。
2.2设备的使用
新设备安装调试后,车间要挂牌登记台帐,指定专人操作和维护。操作工人经过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在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电器及各机构失灵,操作者有权停止使用设备。各车间由专人对主要设备进行巡检,按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设备不得带病运行,发生故障及时修理、上报,如实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巡检记录。设备使用车间按设备管理要求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2.3设备的维护保养
各车间制订“设备润滑岗位操作规程”和每月制定“设备月度修理计划”及“设备备件申请计划”,经设备部审定后执行。各车间由专人按设备“润滑岗位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润滑工作,并填写“设备润滑记录表”。各车间钳工按“设备月度修理计划”检修设备,并填写“设备修理记录表”。各车间按“设备巡检制度”制定“巡检作业指导书"组织钳、电工、操作工按“巡检作业指导书"进行巡检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设备部负责对各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跟踪、考核。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由使用车间保管、备查。
2.4设备大中修计划的编制
设备大中修的核定,设备维修费用超过10000元或超过10个工作日的属于大中修。使用车间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于每年11月30前编制本车间下年设备大中修计划,并上报设备部。设备部根据各车间提供的设备大中修计划进行汇总、调查核实,审核后于每年12月30日之前,编制公司设备大中修计划,由生产副总批准后下发至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负责大中修计划的执行。做好生产安排和维修前准备工作。?
设备中、小修,以各部门钳电人员修理为主。各车间不能完成的设备项目(包括三大热工设备、辊道)的大修,由设备部上报公司组织外协单位修理。
?
2.5设备月度维修计划的编制
使用车间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于每月28日前编制本车间下月设备维修计划,并上设备部。设备部按设备的月度维修计划,每月考核计划的执行率。
3、强化设备管理意识,推行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管理(一生);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3.1管理特点
由于"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员生产维修制度"的产生,从而使设备管理进入了综合管理的新阶段。我们不难看出,设备综合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设备管理模式。概括地说,它具有以下有别于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的特点:
3.1.1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它强调对设备的一生(从设计、制造使用、报废)进行管理,认为设备的前期管理(指设备投入生产前的规划、设计、制造(或购置)、安装、调试等过程的管理)与后期管理(指设备投入生产后的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更新、报废的管理)密不可分,二者同等重要,决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3.1.2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管理
它强调设备管理工作有技术、经济、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有机联系、相互影响。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三者的平衡。
3.1.3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管理
它强调设备管理不只是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的事情,企业中的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参与其中。
3.2设备综合管理措施
3.2.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玻璃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杀统,建立优化组合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公司总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自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械式,在总工程师领导下断负责设备管理工作。
在日常的生产加工制造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兼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择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3.2.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职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试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4、结束语
在玻璃加工制造企业日常生产中,加工制造生产设备担负着产成品在企业内部高效流通的关键任务,直接影响着玻璃的生产效率及人员财产的安全。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及时维修保养,按期向当地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申报年检,是企业内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因此,必须要强化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推行设备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加强设备综合管理的实践及建议[J].张莉.新西部(理论版).2013(11)
[2]强化设备综合管理[J].刘亚明.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09)
[3]加强设备综合管理 向“五全管理”要效益[J].李芳馨.设备管理&维修.1999(01)
[4]生产设备综合管理概述(连载一)[J].王立平.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10)
[5]化工企业仪表设备综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黄建宁.科技资讯.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