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各大行业顺势发展,特别是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更加受到社会大众重视。和传统的公路施工相比,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十分严格,为了确保施工整体质量,有必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基于此,文章就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对当前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迅速加快,相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交通运输问题。高速公路项目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在促进人们旅行更加方便的同时,也加强了地区之间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目前,国内的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路面使用的是沥青混凝土。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维护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并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以确保路面工程的整体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舒适和耐久性路面结构等等,所以良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
前期的施工准备应对设计图纸,以及合同的协议和合同的规定充分了解和熟悉,准确掌握人员的配置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和场的设置工作,工作面的提供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信息。材料方面,在检测完所需的矿粉以及石料等施工材料之后,应及时清除不达标的材料。对于集料来说,应确保其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同时还要能够耐得住超强的压力。所以,对于材料性能和含泥量的检查务必要予以精准的实施,从而避免因质量对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粗集料应切实注意颗粒的尺寸、大小以及形状等相关特性,同时黏附性也要予以高度重视。另外,在签订订货合同的过程中务必要精细划分,确保各类集料选用的精准。细集料则应注意砂当量和吸附性等指标的核准。调料应确保干净且与沥青的黏合力达到具体施工的标准,不得出现团粒的情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石料的使用应与石场的产量相挂钩。沥青是路面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类材料,因而务必要选用效果最佳的沥青材料,再将准备好的材料运送到场地,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严格的抽查工作,抽查方面主要针对延度、针入度以及软化点,这样可以确保沥青成品优良。
1.2路面的碾压
在进行公路的建设中,可以运用先进的机械化碾压技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摊铺碾压工作。这一步的工作包括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按照专业规定进行施工,防止因为各种因素的产生,对公路的建设质量造成影响,降低道路使用寿命。其中,道路路面的摊铺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摊铺机进行工作,将沥青混凝土材料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摊铺,保证道路可以成型。然后可以将已经摊铺完成的道路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操作,保证道路的稳定性,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最后的压实工作了,压实工作过程可以将道路抗压能力提升到最高水平。在进行摊铺以及压实的工作过程中,还要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的控制工作的完美进行,保证路面温度不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影响。
1.3施工缝
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想接缝部位的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最为核心的应是将接头切除的工作处理妥当。具体就是用3cm的直尺对端部的平整度实施检测,同时把摊铺层直尺脱离点作为分界线,并用切割机对切缝进行切除的工作。摊铺机要保证准确地在施工缝上就位,将压实设备直接压在沥青路面上,接着实施预热工作,温度的设置以具体所需为准。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的预热工作就显得极为必要,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先横后纵的碾压方式,具体就是先对接缝实施横向的碾压,接着将压路机行驶到已经压实的混合料层上。需要特别注意,伸入新铺面层的厚度应控制在15~20cm,接着按照每压1遍向新铺层移动20cm的方式,直到延伸到深入轮宽的2/3才可停止该环节的操作。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的具体选用
沥青材料的具体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沥青温度的相关敏感性,混合物的类型以及疲劳特性等。虽然相应的沥青材料仅占混合物当中的小部分,但是比较合适的沥青材料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强相应的弹性以及内聚力。所使用的沥青混凝土骨料以及破碎岩石材料具备不同的规格。各自的颗粒尺寸可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他们的沥青比重较大,并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粗集料混合物中的骨架功能,应选择清洁,干燥,无杂质,无风化碎石,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为了使各细粒可以更有效地嵌入,将混合物挤出并减少空隙,以更好地满足该吸收性材料的耐用性,粘附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使用。炉渣应干燥,清洁,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具备抗车辙效果。
2.2质量控制
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期间,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摊铺质量。为了不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施工前期,应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沥青混合料施工前期,与施工现场温湿度相结合,对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合理优化,防止沥青混凝土发生离析与泌水等问题,避免对沥青混合料安全与质量产生影响。车辆混合料运输期间,应做好混合料存储与防护工作,确保沥青混合料整体质量。摊铺沥青混合料期间,应适当调整沥青混合料压实度,通过对摊铺设备操作速度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混合料摊铺操作符合设计平整与压实度。由于市政沥青道路建设期间,如果不能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进行合理控制,沥青路面中容易产生凹凸不平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应加强摊铺设备施工顺序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期间,应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混凝土沥青料摊铺操作连续,供应稳定,施工期间,还应围闭四周,阻止施工人员及车辆在未凝固道路中行驶,最终影响沥青道路施工进行。
2.3后期路面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还应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一般来讲,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塑料薄膜与土工布等工艺将路面覆盖住,针对碾压合理的成品路段应加强养护处理。具体恶言,可以按照下面操作执行:平均3h喷洒一次水,防止路面干裂出现裂缝。检查路面质量合格后,立即应对路面进行养生,控制时间在3个月左右,自养生结束以后,施工人员应将路面盖板拆除掉,然后进入到下一工序中来。若这一阶段成品路面出现裂缝、沉降、坑槽等问题,则应立即承包管理部门,同时马上采取补救措施,若在此阶段有裂缝问题产生,则应立即使用灌浆法来修补。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已被广泛应用到公路工程建设中,然而伴随着实践的增多,其中显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鉴于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精细地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尤其是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各环节施工技术的控制,确保在科学合理施工布局的组织之下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相信在工艺不断更新和技术持续改进的情况下,我国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上必定能够获得更为完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1):126-127.
[2]王琦.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