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0期   作者:相玲玲
[导读]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应用对于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
       摘要: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应用对于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说明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水土保持主要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建设单位依照工程需要、工程特点,采用工程、植物、临时防护措施,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的策略。水土流失自身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特点,现阶段,我国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现象依然较为严重,科学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水土流失特点可以归纳为:(1)形式多样。无论是生产建设中的人为因素,还是雨雪天气等自然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因为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具有复杂性,所以水土流失形式也具有多样性特点。(2)危害潜在性。在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中,水土流失危害不会立即显现,一般情况下,在多种侵蚀应力影响下,会有一种或几种危害显现,一段时间以后,其他危害会逐渐显现,具有潜在性特点。(3)危害突发性。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在短时间内,可能突然发生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淤塞情况,让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1]。
二、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原则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应用主要原则可以归纳为:(1)分区治理原则。应在防治分区基础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既要全面考量分区水土流失特点,保证防治措施制定针对性,也要保证各防治分区之间具有高度系统性、关联性、科学性特点。(2)因地制宜原则。在水土保持措施应用中,应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保证措施应用合理性。(3)综合防治原则。相关单位应做到着眼全局,考量项目实际情况、工程特点,科学选择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保证综合防治效果。(4)重点突出原则。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主要防治区为排泥场区、主体工程区。(5)因害设防原则。相关单位应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部位、水土流失强度以及水土流失类型,保证水土保持措施应用具有针对性。(6)经济可行原则。相关单位应保证水土保持投入可以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分析,明确方案可操作性与针对性。(7)主体衔接原则。应在主体工程防护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工作,可以在水土保持方案中纳入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内容[2]。
三、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含永久性工程、临时性工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含拦砂坝工程、护坡工程、塘坝工程、截排水工程、硬化地面工程等;后者主要包含临时护坡工程、临时挡土墙工程、临时截水沟工程等。工程措施可以让建设过程水土流失得以治理,同时可以避免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出现。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指的是结合河道治理工程自然条件,遵循乔木、灌木、草木结合原则,对树草种类进行科学配置,让水土流失预防、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得以实现的治理措施。植物措施包含临时种草、种植农作物、种植乔灌木、种草皮、喷草、撒播草籽等多种方法,合理应用植物措施不仅有利于园林景观建设要求,同时可以满足水保要求,在水土保持的同时可以起到工程美化效果。
        3.临时措施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临时措施主要包含临时工程措施、临时植物措施以及临时其他防护措施等,其中临时植物措施主要包含种草措施、种树措施、树草结合措施、农作物种植措施等。与此同时,受限于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条件,可以采用集中堆放临时防护措施、开挖土方清运临时防护措施以及薄膜覆盖临时防护措施等[3]。


(二)实例分析
        以我国某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项目所处区域共有六条河道,全长约为80公里。河道两岸存在民居、企业建筑,有大量企业生产污水、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存在恶化现象。为让地区水环境得以改善,决定对其开展河道治理,具体包含河道清淤、建设截污管道等。
        1.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
        在主体工程区,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措施为:(1)植物措施。在治理工程后期,针对清淤河道两侧进行绿化处理,绿化区域面积为2.46hm2,主要采用树篱、草坪、观赏树木等,树种主要选择使用紫穗槐;绿化工作与场地平整工作结合,做好松土工作,可以改良土质不良地段;在植物种植工作完成后,可以对其开展不定期浇灌工作,确保植物生长水分具有持续供给特点,并对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治。(2)临时措施。在管槽开挖过程中,使用临时堆土拦挡苫盖措施,在沟槽一侧,可以将推土进行临时堆放处理,保证堆置高度在1.5m以内,并利用编织袋进行装土拦挡。
        2.施工营地水土保持
        针对施工营地,施工单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1)工程措施。剥离占地耕织土表土,并运输表土至临时推土场;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房屋及相关设施进行拆除,对生产区砖块、碎石进行清理,对临时排水沟进行回填处理。(2)临时措施。在该工程项目中,营区面积约为0.27hm2,为避免周边地面受到营区汇水冲刷,在施工过程中,将临时排水沟设置在营区周边,并连接排水沟与沉砂池,在经过沉砂池处理后,可以在周边沟道中排入雨水。在施工结束后,可以对临时排水沟进行填平处理[4]。
        3.施工便道水土保持
        在施工便道区域,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1)工程措施。首先,施工单位使用表土剥离措施,为让表土资源得到保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剥离留存施工便道占压耕地表土,其剥离表土面积约为0.67hm2,集中堆置剥离表土,在工程施工后期,可以对表土进行回覆处理,开展复耕工作。其次,施工单位在工程结束后,全面清理了便道区砖块、碎石、施工残留物,并做好了回覆表土工作,保证了便道区土体生产力。(2)临时措施。针对剥离表土,施工单位使用密目网对其完成苫盖处理,针对临时堆土,施工单位使用编织袋对其进行装土拦挡。
        4.排泥场水土保持
        排泥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1)工程措施。该工程堆泥场设置在周边鱼塘处,针对治理工程产生的清基土和废弃土,主要采用分层堆弃方法,在弃土场底部堆置清淤淤泥,在淤泥风干后,可以对弃土进行堆置。(2)植物措施。在弃土场整地工作完成后,可以对草籽进行撒播,完成固土绿化工作,施工单位选择草种主要包含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等。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选择在雨季开展具体工作,在秋季进行浇水施肥,保证植物成活率,在植物种植后,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定期修剪,保证草坪生长旺盛,与此同时,利用人工措施不定期浇灌绿地植物,保证了植物生长水分充足[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危害潜在、危害突发特点,遵循分区治理原则、综合防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河道治理单位科学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护措施,可以让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以防治水土流失现象,保证河道治理工程顺利施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功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220+222.
[2]夏志博.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下水,2020,42(02):215-216.
[3]赵晓坤.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析[J].陕西水利,2020(03):129-130+134.
[4]赵汝璧.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效果[J].居舍,2020(07):69.
[5]雷欣,郭玉梅,刘思君,朱凡.小型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4):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