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0期   作者:刘健1 赵兴涛2
[导读] 随着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摘要:随着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发展和生态保护在社会发展当中的意义也愈发突出。因此,现代社会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有经济观点和工程效益,更应该有生态保护理念。本文以黄河为切入点探究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讨论,也包括对黄河生态环境不同方面影响的探究,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黄河生态环境;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各种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兴修水利工程是我们缓解能源紧张、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对于国家的农业发展、发电以及航运等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本身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工程,它的建设涉及到诸多方面,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改变,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值得我们加以积极的讨论和探究。
        一、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
        1.1正面影响
        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后期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就当前黄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来说,最主要的成果当属已经建成的小浪底、三门峡、龙口、龙羊峡、刘家峡等十余座大型水库,水库的建设对降低洪水的危害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利用水库对水流量的调节作用,在洪水发作季节可以削减洪峰,在干旱枯水季节可以增加水流量,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水流工程大大增强了人类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此外,当前黄河标准化大堤坝的建设集防洪抗险、强县交通和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要侵占一定的农田,破化周遭的植被,并且由于工期较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线的地表都在裸露的状态,一旦被雨水冲刷之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土壤失去原有的肥力,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在修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河槽挖沙等作业,这样一来黄河水体的泥沙含量得到明显的增加,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间接的负面影响。最后,水库大坝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黄河下游的生态动力模式,由于河道来水和输沙量的减少,下游河床受到的冲刷减少,造成河道的明显萎缩或断流。此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其沿岸地区有很多的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而只要兴修水利工程势必会对这些景观造成一定的人为破化,因此如何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文物古迹和生态景观的破坏也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
        2.1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黄河沿岸修建了各种水利工程以后,降水、气温和风雾天气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当地的气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湿地面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加空气当中的湿度,从而对气候产生特定的影响。
        2.2对局部降水的影响
        新修水利工程对于黄河流域局部地区的降水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会导致局部地区的降水量增加。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区域会形成很多积水,这些积水被蒸发以后会使降水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会改变降水的时间分布情况。由于大气对流的影响,黄河沿岸局部地区夏季的降水量会明显增加,冬季则减少。
        2.3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于黄河水文环境的影响最主要还是在下游地区。上游的水库要将基流截住储存水资源,这样却会导致下游的水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下游断流会造成周围的河湖干涸,给下游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4对水体的影响
        至于修建水利工程对于水体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从积极的影响来说,修建水库能够明显减缓库区水流的速度,这样一来,水中的悬浮物质也就更容易发生沉积,使得库区整体的水质更加清澈,为各类水生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水体条件。从消极的影响来说,水流速度的减慢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更容易向大气中挥发,周围空气的富氧能力会因此大大减弱,同时库区水体的自净能力也会变差。同时,还会对上下游之间的航速造成一定的影响。
        2.5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影响
        一方面,水库的建设阻碍了鱼类本身迁移路线,使得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生活和繁殖活动,减少了鱼类的繁殖数量。并且,水库的修建还使得鱼类的多样性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水库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和植物造成直接的破坏。出于养殖或者旅游观光的需要,黄河的一些河道进行了全断面防渗透处理,完全切断了河水对于河道外生态的水流补给作用,造成严重的土壤盐碱化,导致河道外植被群落的干枯和凋亡。河流周围的很多动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的物种甚至开始走向灭亡。
        三、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3.1树立积极的生态保护理念
        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黄河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之后,我们更应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黄河流域接下来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树立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考虑到生态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尤其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高度重视,加强对施工团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宣传,力求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3.2做好施工前期的调研工作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对河流的调研为例,在施工前要对河流的形状、构成、水位变化情况、河床稳定性、河流周围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种类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和记录,建立调研数据库,为工程设计的生态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期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阶段,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此阶段的施工工作予以高度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动态的监测机制,对于施工区域的水体、水文、大气、噪声以及动植物生长情况等保持动态的监测,实时掌握施工中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指标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尽可能降低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改进施工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设备,秉持绿色施工的理念,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4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其中建立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当前,人们主要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体系,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降水、水体、水文以及生物等指标,社会环境有居民健康、文物景观等,目前还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当中。通过有效的评价,我们主张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根据“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对于受水利工程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修复。
        四、小结
        水利工程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一旦发生短期内根本无法弥补。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生态保护意识,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大效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改变。
        参考文献
        [1]高坤,杨震,王瑞慧.浅议水利工程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科技视界,2014(10)
        [2]贾金良.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内蒙古水利,2013(2)
        [3]张通海.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