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应对措施 》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0期   作者:魏堃
[导读] 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煤矿需求的增多。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煤矿需求的增多。在煤矿开采作业中经常会发生一系列安全事故,从而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极大威胁。从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瓦斯防治不仅是煤矿生产中的中的关键性任务,同时也关系着开采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只有对瓦斯产生的原因进行明确,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本文就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应对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防突问题;对应策略
        引言
        在煤矿采掘作业的过程中充满了瓦斯,瓦斯含量的增多会直接威胁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治理的过程中,瓦斯防治一直都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开始通过不断投入各种重型设备来有效地加大煤矿开采的力度,并将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作为现阶段企业都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也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弄清楚瓦斯形成的原因,才能够真正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进行治理。
        1煤矿瓦斯概述
        瓦斯属于一种易燃易爆、无色无味的危险性气体,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由于瓦斯的存在,故直接威胁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问题,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此,该问题一定要引起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恰当手段加以防治。从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已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各种重型设备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的不断扩大,原本以风定产的工作模式逐渐开始向以瓦斯抽采量定产的方向转变,如此也充分凸显了煤矿瓦斯防突工作的重要性,而其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随着瓦斯的不断累积,掘进工作难度也会随之加大,甚至已对开采安全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的瓦斯事故频繁发生,不仅与瓦斯的性质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地层结构和放炮开采。此外,瓦斯赋存和地质褶曲构造之间也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倾伏段、向斜、背斜等部分发生瓦斯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一旦煤层的走向产生变化,则煤层结构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同时还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形成大夹角,从而大幅度提升了瓦斯的压力和含量,直接增加了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
        2煤矿瓦斯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2.1甲烷爆炸
        若煤矿中的甲烷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安全标准,则引燃火源的能量将会远远大于最小的点燃能量。本身的温度也会大大低于点燃的温度,氧气的浓度也会超过失爆氧气的浓度。虽然通常矿井中会存在较高浓度的氧气,但是如果内部的瓦斯累计到一定程度,再遇到火源之后,几者混合燃烧之后就会出现瓦斯爆炸的现象。
        2.2瓦斯累积
        主要是就是指大量的瓦斯累积在一起,且在矿井之中并没有相应的条件和设备来将其冲淡。正常情况下,瓦斯都是累积在泄漏涌出的位置,在煤矿通风设备停止通风或发生故障之后,便会直接导致矿井中存留大量的瓦斯。
        2.3采煤方式不正规
        目前,煤矿采煤方式不正规为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个别地区的煤炭资源埋藏的非常深,而且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开采的方式进行开采。这样下去,势必会增加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增加煤矿事故治理的难度,最终引发瓦斯事故。
        3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处理的有效措施
        3.1控制瓦斯反应条件
        在煤矿井下环境当中,当瓦斯浓度为7%~8%时最容易出现瓦斯燃烧爆炸事故。

瓦斯的引火温度在650益~750益,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2%时,瓦斯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而造成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包括引燃温度、氧气浓度、瓦斯含量,通过控制这些反应条件实现瓦斯的综合治理。要想控制引燃温度,需要对井下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并严格进行管控,确保工作人员了解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依照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井下出现明火,降低瓦斯安全事故风险。要想控制瓦斯浓度,煤矿企业要依照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对各类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检修,特别是矿井通风系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正常通风工作,降低井下各个区域的瓦斯浓度,相关企业还要设置专门的人员对瓦斯异常的区域进行有效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瓦斯积聚造成安全事故问题,同时,安排专人对通风设备、区域进行巡查,确保通风设备的有效性。
        3.2完善的落实好矿井通风工作
        矿井通风是防止瓦斯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该工作的开展,可起到稀释瓦斯的作用,从根源上杜绝瓦斯爆炸问题的发生。实践中,要求相关矿井企业严重按照规定和计划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完善,在对风量进行设计时,也应对矿井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考虑。若发现个别位置存在瓦斯过量的问题,技术人员则需在第一时间对这些位置进行考察。对风筒和通风机等设备安装的合理性进行检查,以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如此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爆炸问题的发生概率。但应明确的是,通风并不能彻底的根治瓦斯问题,还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中的瓦斯进行定期抽放,从源头上入手,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局部瓦斯防突对策
        局部煤层也会出现瓦斯含量过大问题,针对这种突出事件,相关人员还要制定局部防突对策,使局部区域的瓦斯赋存量降低到最低。相关对策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从根源上消除瓦斯突出问题,使瓦斯产生或增加的影响因素得到控制和消除,如此瓦斯聚集量便会减少,其便不会构成安全隐患。相关人员需要疏松煤层,使其不会产生瓦斯,放炮振动、爆破松动及注水松动、加压松动等措施都可以达到目的,使瓦斯赋存量减少。其二当瓦斯无法完全消除时,相关人员应提高瓦斯的利用效率,抽采钻孔等措施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抽采技术虽然有缺陷,但解决抽采时间的限制,提升其抽采效果,最终的瓦斯抽采量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当瓦斯抽采量增加时,煤层中剩余的瓦斯量会减少,煤层瓦斯压力也会减少,最终瓦斯突出条件会消除。另外的超前钻孔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煤层中的瓦斯压力,瓦斯也会顺着孔隙消散,所以局部聚集的瓦斯量会大幅度减少。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注意控制孔径尺寸大小和数量多少,这会影响到瓦斯的消散速度和效率。
        3.4建立监控体系
        在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工作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以便提升日常生产的安全性,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监控体系的建立需要实时采集对应区域的瓦斯浓度数据,当超出预定值,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报警并切断该区域内所有设备电源,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监控体系的建立是做好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矿井信息化水平的措施,通过监控设备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储存,为后续瓦斯治理及防突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相关治理和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为煤矿企业制订瓦斯治理计划提供良好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瓦斯治理和预防事故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尤其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显现出效果。因此,广大煤矿企业尤其需要通过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加强通风管理和提高抽放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扩大生产的基础上保证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伯杰.浅谈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及存在问题[J].科技风,2018(29):133.
        [2]赖伟平.浅谈福建煤矿瓦斯治理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8(04):96-97+99.
        [3]高天才.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8(24):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