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若干问题——以广西北流市试点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杨彬彬
[导读]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背景的支持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战略背景的支持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以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新要求,各地都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更为科学、高效的土地整治。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北流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问题与策略,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区域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若干问题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投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很多地区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限制,难以获得理想的综合整治效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从战略、政策背景出发,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性。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势
1.1具备高度的改革活力
         不论是农村或者城市,为满足长远发展的要求,都需要具备高度的改革活力。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来说,需从现实情况出发,脱离了现实情况的综合整治策略是无效的。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参与热情,在综合分析传统发展经验、土地整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多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发挥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改革活力优势,有效解决了地方自然资源利用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发挥了土地资源的价值。
1.2具备高度的发展动力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促进人民增收增产、提高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备高度的发展活力,能够为全域经济发展指明发展方向,促进现代化发展。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困难问题
2.1土地整治缺乏统一规划和制度体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为取得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由多个部门的参与才能够实现。但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践中,很多部门过于关注自身利益,没有从总体性的角度来考察,所制定的各项政策、计划不具备现实的实施价值,土地整治缺乏统一规划和制度体系[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规划具有滞后性,一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缺乏规划引领;部门之间职能、权限缺乏科学划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存在工作衔接不畅的情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国家层面相关技术规程尚未出台,项目建设及管理缺乏依据和规范性。
2.2整治项目成本投入大,资金筹集困难
         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而言,为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来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性,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提供公共服务[2]。地方政府在实施项目上资金筹措力度不足,过度依赖上级资金支持,没有充分整合地方各部门项目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力度不够,导致资金匮乏,影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应策略
         以广西北流市为例,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农民主体参与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北流模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动力,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策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3.1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活动,为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在土地整治中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多个部门、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中来,使得各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能够积极在土地整治工作中贡献力量[3]。由于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定最佳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前提。
3.2指标收益反哺乡村,保障乡村振兴资金来源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聚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坚持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果来带动其他方面的工作,从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从北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际看,采取的是多元化投入、资源化收益、用指标效益反哺的方式推进,这种资金反哺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得项目区所在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得到资金支持,使得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有所保障,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专项资金,对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4]。
3.3加强资金统筹整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需整合资金,实现资金统筹。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计划的推动下,北流市积极以此为发展契机,制定出了各种的土地整治策略,积极发动各行各业的代表为土地整治、乡村振兴计划捐款捐物、献计献策。从北流市土地整治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甚至有部分乡贤捐助了高达300万的资金,使得土地整治各项工作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构建投资合作模式也极为必要,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结合,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得项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4积极引入产业
         全域土地整治综合工作不单是土地治理与恢复、改善方面的工作,更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更是要加大在其他相关产业方面的投入,使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能够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全域的现代化,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5]。比如,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旅游业、特色农业、文化复兴等产业链的打造,实现土地整治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能够实现更为优化的配置,促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
3.5加强宣传动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综合性的工作,在实际的整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实际的整治工作,更需要加强宣传动员,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宣传,发挥各种宣传标语、宣传册、宣传栏的宣传作用,使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能够与其他方面相挂钩,用宣传来调动各部门、人员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问题成为了各个区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受到现实情况的制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俊娜.对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039(009):178-180.
[2]海宁市国土资源局.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J].浙江国土资源,2018,186(10):37-38.
[3]张永强,吕祥宝."整"出乡村振兴新天地——固始县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纪略[J].资源导刊,2018,335(09):26-27.
[4]南周飞.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区域治理,2018,000(046):138.
[5]关涛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浙江实践的启示[J].土地科学动态,2019(5):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