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电网运行的压力逐渐增大,电网调控运行作为保障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的重点工作环节,在电网运行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受到供电需求变化的影响,电网调控运行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主要是由于日常供电需求增大,调控操作也变得更加频繁,部分情况下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这无疑会增加电网调控设备的故障几率,致使运行异常现象增多,最终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上述问题的产生,将制约供电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应积极研究处理电网调控运行异常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异常;硬件设施
前言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用电需求,国家方面加大了对电网工程的投入力度,电网工程已经逐渐趋于规模化,但在各类科技技术成果被大范围应用的基础上,用电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致使电网工程的供电压力持续增大。在供电系统中的电网调控运行系统起到了保障供电稳定的作用,一旦电网调控系统出现异常运行现象,将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但当前影响电网调控质量的因素较多,要求相关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提升电网调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1 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异常问题
1.1 自动化硬件设备的故障问题
这里的自动化硬件设备指的是在自动化主站中的硬件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此类硬件设备的故障几率较大,不仅威胁调控运行质量,还可能对供电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电网调控操作的过程中,各个硬件设备相互配合方能完成相关的调控操作指令,一旦某个硬件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对电网调控的运行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分析以往的硬件设备故障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并未重视对硬件设备运行状态的维护与管理,致使部分设备出现线路老化或者部件磨损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直到产生实质上的故障问题才引起重视。自动化主站的硬件设备故障主要集中与服务器、数据库和网络等层面。
1.2 管理不当所引发的运行异常问题
电网调控运行质量还会受到管理因素的影响,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保障调控操作的有序执行。但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大部分管理人员均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受到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影响,电网调控的质量很难保障,在这期间还可能产生严重的潜在风险,如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必定会为后期的调控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在电网调控运行期间,很可能发生突发性的运行异常问题,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人员无法快速确定故障点,并且在短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这极有可能导致供电质量降低的后果,甚至出现大范围的停电现象。
1.3 调控集约化和调控体系异常
在我国的电网调控运行中,由于供电量和供电范围的加大,我国的电网调控大多实施集约化管理,但是在进行集约化的管理中,由于电网调控业务的增加以及用电量的加大,导致在集约化的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故障。此外,在电网调控的体系中,电网调控体系的顺畅运行对于电网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供电企业中,电网调控体系落后,没有及时更新,使得电网调控体系在运行中容易出现死机和崩溃的现象,进而影响电网调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电网调控体系更新也是其中的关键。
2 电网调控运行异常的处理措施
2.1 开展硬件设备的实时监测工作
因硬件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可靠性会对电网调控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了避免由于硬件设备故障问题所引发的调控运行异常现象,应做好硬件设备的监测工作,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数据了解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其存在参数异常的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且排除故障问题。除进行日常监测外,还应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以便于及时处理故障隐患。此外,还应构建硬件设备运行参数的数据库,为后期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参数支持。在系统中创建运行异常的防误处理的功能模块,使其对电网调控运行的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在发生运行异常现象时,可以通过系统界面直接反馈给技术人员,并且提供相关的运行异常参数,帮助技术人员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问题,使其快速恢复正常调控运行状态,从根本上保障电网供电质量和效率。
2.2 加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
创新电网调控运行的管理,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效率和水平。在电网的调控运行中,管理人员要对其运行风险和故障进行提前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风险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针对其风险和隐患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而做到防范于未然。同时,要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内部控制,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的监督,对运行管理人员实施责任制和问责制度,对其进行着责任分配,一旦电网调控运行出现异常和故障,对其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和扯皮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最后,要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经验。例如,在电网调控系统可以跟其他省市的电网调控系统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大会,通过各个地方之间技术人员的交流,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在运行管理中能够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管理效率。
2.3 加大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审核力度
为了达成控制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目标,可以采取安全审核的手段保障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开展管理活动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审核的重要性,并且认清在电网调控运行阶段需要面临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出详细的调控计划和管理计划,保障电网调控工作的规范化落实,从源头上控制运行异常问题。在实际开展安全审核工作时,为了确保审核内容的全面性,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确定安全审核的要点内容,同时分析可能产生安全风险的运行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审核,这不仅能够提升安全审核的效率,也能保证审核内容的全面性。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现场演练的方式,分析电网调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或者运行异常现象,并且进行书面记录,为后续故障处理操作和运行异常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具体进行安全审核时,也应按照前期的管理经验,做好运行异常问题的全面审核,要求加大安全审核的力度,将运行异常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从而提升电网调控的运行质量。
3 结语:
在我国的电网调控中,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电网调控运行中,由于管理不善,电网调控体系以及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高等原因出现电网调控运行异常和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加强对电网调控等硬件设备的监测,创新电网调控运行的管理,加强对电网调控的安全审核,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而减少电网调控运行的故障,提升我国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进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姗.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措施分析[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3):174.
[2]王晓磊,张健瑞.电网调度监控中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