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幕墙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王志臣
[导读]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对建筑外型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对建筑外型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保障建筑主体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美观性。正因此,幕墙施工技术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要想最大化发挥出建筑幕墙的作用与功能,需做到对幕墙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本文针对建筑幕墙特点及其分类进行简要分析,并阐明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幕墙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特点;幕墙施工技术;应用;建筑工程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促使现代高层建筑结构愈发复杂多元,人们对建筑室外装饰提出更高要求。而作为现代新型维护结构之一,幕墙施工不仅起到结构保护的作用,还因其结构、造型的特殊性而提升建筑整体造型的视觉效果。正因此,现代建筑建设愈发重视对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而要想发挥出建筑幕墙应有的效用,需以施工质量保证为前提,开展规范化的建筑幕墙施工,确保其幕墙施工成效符合预期要求。
一、建筑幕墙特点及其分类
(一)幕墙特点阐述
         幕墙会以悬挂的状态与建筑主体之间保持连接,但是建筑结构并不会承担来自幕墙的结构荷载,因为幕墙结构自成体系并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对建筑主体进行支撑力量的传递,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建筑外型的整体视觉效果[1]。同时,需基于对美学理论的考虑进行幕墙设计与施工,确保幕墙在具备较强坚固性的同时,呈现出美观大方的姿态。另外,建筑幕墙可以在保证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践行当下全面发展的节能环保理念,不仅做到对新型节能材料的充分利用,还能实现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率,符合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特征与规律。
(二)幕墙分类阐述
         随着幕墙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与升级,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多种幕墙形式的应用,以幕墙材料为依据进行工艺划分,包括玻璃幕墙、金属幕墙以及石材幕墙等;以施工形式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囊括构件式、单元式幕墙施工。出于美观性、经济性以及施工便捷性的考虑,其中玻璃幕墙的应用最为常见。同时,玻璃幕墙又可以细分为:(1)全玻璃幕墙。此类型幕墙组成包括玻璃肋、玻璃面板,具备较强美观性[2]。(2)点支撑幕墙。此类幕墙在施工期间涉及到对支撑结构、点支撑装置的应用。(3)框支撑幕墙。此类幕墙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对金属框架的应用,目前常见的框支撑类型幕墙包括隐框式、半隐框式、明框式,不同类型的框架式幕墙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二、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测量定位
         幕墙施工前需借助专业设备开展测量定位作业,对建筑各层水平撑杆的标高、纵向轴线,以及建筑地锚与屋面梁进行精准测量,并按照设计标高进行实际测量结果的比对,判断是否存在过大偏差。并以测量结果为依据进行支撑结构、接驳定位器以及幕墙立体控制网的有效构建。
(二)支承结构制作与吊装
         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钢梁、立柱的制作,待支承结构制作完成后,将锚墩设置于钢梁之上,以此起到钢索悬挂的作用。然后依据对钢索空间的分析,进行钢索各角度悬挂的计算,并采用焊接工艺将钢索与钢梁构成整体。针对钢梁吊装作业的开展,具体工艺为:(1)吊点位置确定。吊装作业前,在钢梁翼板上进行吊孔、耳板的加装,方便施工期间进行钢梁的直接吊装。按照参考值进行吊孔壁宽度、耳板壁厚的准确计算,确保吊孔和耳板的设置能够负载多次的钢梁起吊,控制吊装点的直线距离保持在4.5m左右[3]。(2)平台设置。操作平台安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钢梁固定作业的开展,实际施工中,将吊装挂篮平台安设于各个吊装位置,操作平台依据现场具体情况自行制作。待平台制作完成后,利用塔吊设备进行平台移动,保证挂篮平台的紧固程度符合标准要求。(3)钢梁起吊。

结合现场实际工况的分析,利用水平起吊工艺进行钢梁的起吊,在吊装孔内穿入吊装绳,检查吊装绳是否拧紧。吊装过程中相关操作信号由现场指挥人员发出,保持钢梁的缓慢、匀速起吊。待钢梁移动至安装位置上方0.5~0.8m高度时停止起吊。吊篮内施工人员需在钢梁停止转动后进行稳固,避免出现钢梁窜位现象的发生。(4)固定。利用对讲机与现场指挥人员保持沟通,保持钢梁的缓慢下降,待钢梁下降至安装位置后,施工人员需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利用螺栓紧固,另一人则需进行钢梁的稳定。当钢梁与屋面钢梁耳板孔保持贯通状态时,施工人员需在耳板孔内迅速插入螺栓,并进行螺栓的紧固[4]。
(三)拉索结构安设
1.安设拉索、连接段
         施工期间确定拉索的具体安装位置,然后将拉索结构利用卷扬机牵引至预先确定的安装位置。需注意,在牵引拉索过程中,绑扎点锚具端部需呈现为一定幅度的自由摆动状态。拉索结构的上下端需分别与耳板、主体钢结构进行固定。通过调整索头来达到张拉的目的,施工人员需在安装期间进行拉索连接、扭转情况的实时观察,禁止出现拉索与节点扭转变形现象的发生。
2.拉索预紧
         待各组件安装完成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检查,确保组件安装合格后开展拉索预紧作业。预紧施工期间需以自由活动状态进行连接组件的控制,待组件全部就位后开展初拉作业。
3.拉索张拉
         针对拉索张拉作业的开展,具体体现为:(1)进行张拉锚具与牵引工具的连接,并采用千斤顶设备进行拉索的牵引。直至应力达到设计标准后进行索头间距的调整,并在耳板上进行索头的固定。若在张拉期间发现角度偏差、尺寸偏差的现象,需及时采用必要措施进行角度与尺寸的合理调整。(2)横索张拉。在结构柱耳板上进行索夹、不锈钢索的固定,然后将调节锚固索头、横索作为整体开展张拉作业。需注意,张拉作业期间,需借助对同位器设备的应用进行千斤顶的均匀施压。而针对复合检查作业的开展,则需等到初拉作业24h后方可开展。
(四)玻璃安装
         玻璃的安装需结合以下工艺步骤规范化开展:(1)开展玻璃起吊运输作业,运送期间保持匀速、缓慢的状态,确保玻璃在运输至安装部位前不存在掉落、破损的情况。待玻璃按照编号顺序运输至标准安装位置后,要求操作人员借助吸盘设备进行玻璃的稳定与控制。需注意,安装玻璃过程中,若存在防撞槽,需先在防撞槽内进行玻璃的放置,然后再开展另一侧的安装施工[6]。(2)玻璃安装完成后检查其缝隙设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然后进行平锥扣件的紧固,保证玻璃的加固效果符合标准要求。等到玻璃调整完成后,要求人员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玻璃立面平整度的检查,确保其安装效果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注胶以及幕墙清洁作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幕墙施工技术应用是否合规、合理,与幕墙整体美观性以及建筑结构安全性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对此,施工单位需做到依据建筑工程建设需求合理选择幕墙施工技术,并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运用相关工艺,确保幕墙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要求,促进建筑幕墙综合效益的全面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理波. 建筑施工中幕墙施工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000(020):56,355.
[2]王峰, 王铁军. 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幕墙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103-00103.
[3]张征. 建筑装饰工程中玻璃幕墙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 000(002):60.
[4]张立超, 董玉辉, 王守卫,等. 建筑施工中的幕墙施工技术相关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277-00277.
[5]李恩源, 焦阳. 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幕墙施工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 000(034):39.
[6]宋玉才. 建筑施工中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研究[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1):P.7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