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升该项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了解该项技术的应用现状、应用优势及应用要点。本文在全面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出现因素的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综合和分析。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当前常用的建筑形式之一,如果在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后期的处理难度将会大大增大,所以必须在施工环节防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质量。随着建筑的楼层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需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温度裂缝问题出现,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质量,确保其使用年限。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新时代以来,各行各业都在飞速的发展,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与此同时,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持续推进,使许多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前进。原来不是很发达的地方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发展,这些地方也都建起来了高楼甚至高层建筑物。而高层建筑物能实现对空间的更好利用,对于大城市而言,也能解决其地少人多的问题。除此之外,生活中,无论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工作环境,其建筑物都是普遍的朝着越来高的高度去建造,我们国家本身的建筑技术是高超的,但是持续的对建筑物的高度提出更好的挑战,其挑战背后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本身楼体建造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楼体建造规模非常大,所以在对高层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材料去构建混凝土结构。但是,在构件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许多外界影响因素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还有混凝土材料等等。所以要想保证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就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配合比
完成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之后要根据设计的内容对建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适合建筑工程构造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符合建筑需求。因为混凝土材料在混合过程因为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其散热程度等性质不同,完成混凝土受到的材料产生的力不同。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混合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配比实验。在既能保证混凝土有很好的承重能力的同时,也要保障其材料配比的结果不会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
2.2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对建筑物施工之前需要提前针对建筑物的建造难点进行设计。进一步保证高层建筑物的顺利建造,以及后期的物业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所以前期的设计图纸需要准确无误的计算设计出与建筑有关的一切内容。对高层建筑物的建造的好坏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问题。而投入到建筑物建造的材料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搅拌。就无法保障保证建筑材料的紧密性。无法确保建筑足够坚固。所以一定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完成搅拌工作。保障建筑物的牢固性。
2.3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不出现较大的问题,可以使用分层浇注的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50厘米,让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概率降低,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对合理的进行斜分层、整体分层或者分段分层浇筑。在整体分层时,需要等到上层混凝土初凝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在斜分层操作时,需要严格的控制振捣工艺,浇注操作自上而下进行,在分段分层时需要在下层施工检查结束之后符合浇筑质量,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2.4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温度是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温度合适,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因素。在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在这种条件在一般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细微的偏差都会造成错误不断放大,对整体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调节施工周围环境情况,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冷却时需要注意重视原材料的预冷,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因为混凝土当中含有多种原材料,需要注意对钢筋水泥砂等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依照其化学性质和材料的温度分开存放,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适当采取浇水冷却等方式,还可以使用遮阳棚。其次需要注意绝缘层的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合理的进行保温层的设置,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计算机提前对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层的效果进行模拟,优化保温设计,以便更好的控制投资,节省成本。
2.5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第一,严格化地按照设计的要求对于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并实施对于每个区域温度协调管控的工作,且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实施持续性浇筑的过程,进而达到有效控制与减少施工缝的目的。第二,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部分,提前性地与施工分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予以明确,进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能够予以实施连续性浇筑过程的同时,浇筑过程中效率、质量等方面,也能够得到相应化地管控。第三,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当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下沉时,则需要及时性地予以排除振捣时产生的泌水。在混凝土振捣后,需要进一步通过铺设碎石的过程,进而达到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异常。
2.6养护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相应的施工人员,则必须制定相应化的检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的方案,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动态测温方案与预警处理措施的应用,使得混凝土的特性方面不受温度影响的同时,混凝土的可靠性方面才能够得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完成后,则必须严格化地按照养护的流程、标准、方案的相关要求方面,予以对于混凝土开展长期性的养护工作。尤其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没有完全凝结时,则必须实施标准化的温度管控的策略,使得混凝土能够在适宜性的温度与湿度的管控下,达到完全化凝结的目的。此过程中,更加需要使用一些布袋、或者草帘类的材料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覆盖,进而防止混凝土在遭受到太阳的暴晒后出现脱水的现象,则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温度差的同时,且能够起到保湿的效果,为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创造有利化的条件。当下,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施动态性地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变化的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化。有了此部分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则使得混凝土温差管控值的部分得以更加精确化和精准化。监测的过程中,如发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差超出了相应化预定的标准值时,则必须采取合理化的方式,对于温差的部分实施调节,以使得温度的部分能够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得到最佳化的管控。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讲,在实际的开展中通常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和进度符合要求,就需要针对其实际的施工特点,强化全面分析和有效把握,从而将准备工作合理落实,对各个施工阶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此降低施工当中相关问题的减少,确保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很好的提升。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也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组织专业施工人员,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施工基本程序和标准施工,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2]张晓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3-134.
[3]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