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林宇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发展,信息技术变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改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指日可待。电子工程是一项先进的工程模式,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中,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电子工程发展依旧存在困难,相关工作者应当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其工作效率,弥补技术缺陷。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工程;应用
1电子工程的特点
         首先,电子工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电子工程囊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多门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次,电子工程的维护难度比较大,在实际的应用中,电子工程组成原理十分复杂,对于周围环境以及条件的要求都十分苛刻,这就导致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人们在电子工程的使用方面也出现了瓶颈。最后,电子工程的升级换代十分复杂,电子软件功能相对固定,如果需要升级,需要复杂的过程和较大的投入,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效益。
2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和机械电子工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可以推动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受到电子机械工程需要的反作用,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具体表现:替代机械电子工程中繁重的操作工序,减轻人员负担,单纯的机械电子工程无法实现精确化管理和信息化要求,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弥补两者的缺憾,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应用到物料生产中,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升生产运营的精准性;电子机械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可实现精准操控,这样可以确保机械电子工程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精准识别和存储,及早发现工程运作中的失误或者是问题,避免问题扩大以影响整个操作系统;机械电子工程从原有单一生产方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其可以有效地改善机械生产活动,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工程发展模型相配合,实现了机械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方式
3.1集成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机械电子工程所运用的工业设备种类较多,操作繁杂,而智能集成控制技术便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其类似机械电子工程中各个电子设备的“集装箱”,将其中的多种设备进行“打包”到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操作人员仅需其集成系统就可以保证各类设备正常运作,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设备运行错乱的现象。智能集成系统不只是对各种设备进行集合控制,也能被其设备的运行数据做大型融合处理,操作人员可以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属于欧传递出来的信息,对运行设备针对性的控制,从而使其设备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
3.2模糊控制工程的应用
         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复杂,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相关的人员都希望可以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上实现控制模型的建立,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对机械电子工程加以自动化的控制。在当今的智能控制工程在各行各业不断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模糊控制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并希望通过这一理论让机械电子工程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模糊理论和传统的控制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在应用的过程中,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到绝对的精确,并且应该对误差范围加以确定,让控制的工作可以在规定范围之内进行,这样就可以让自动控制实现的难度得以有效降低。但是在对模糊控制工程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对生产工作合理的误差范围加以深入研究,这样才可以让模糊控制技术对机械电子工程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3.3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是在其基础上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其为自动化控制的渐进性系统,其具有超强的仿真能力,可以模拟人类大脑运行的思维及肢体动作。智能控制系统之所以拥有与人类相似的大脑结构,是由于其靠方人脑结构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高效的传达出来,以达到控制效果。
3.4预测控制技术的应用
         对机械电子工程而言,应用预测控制技术可以对相关设备运行的情况加以良好预测,并将依据预测结果来对设备加以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比如:在对高速的液压机进行应用中,为了达到生产要求没救需要不断增加其转速以及压力,这样就让设备的负载冲击不断加大,使得设备很可能在运行中产生系统超调故障,对其运行精度以及安全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将预测控制技术应用到其中,就可以将高速液压机系统实际的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建立起科学的预测模型,有效控制其运行速度和运行过程中的压力。通过对其输出值进行预测,就可以使其运行的误差得以精确预测,进而使其在运行中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使其运行速度与压力的误差得以有效消除,提升其运行精度及安全性。
4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4.1数据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应用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主要表现在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两个方面。其中,数据分析方面主要依赖于微控制系统的应用,其对机械电子工程数字化的变革,更加便捷了操作流程和保养维护,并通过不断提升函数连接准确性,充分保证了相关信息数据高速运算。与此同时,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及模糊控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导入,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分类处理,以模拟人类大脑的方式进行推理和判断,辅助完成系列操作,在提升机械电子产品质量之余,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工程投入成本,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而神经网络系统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在机械电子工程的应用,可有效获取并存储重要数据信息,同时还可根据系统指令进行动态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动员网络系统结构中的每个单元,从而保持与人类大脑高度的一致性,确保了数据处理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而这两种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融合应用,使得机械电子工程操作显得更为简单、便捷,是当下推进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值得关注。
4.2精准表达
         科学的利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精准度,提升其精准度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还可以减少废品率,有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首先,人工智能控制电子工程设备能够将误差准确的规范在相应范围内,有利于提高产品精度,便于人们做到精益求精。其次,电子设备想要正常运行,需要根据生产环境、生产数据的因素进行调整,而人工智能对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效率高,精准度高,可以调整电子设备的准确率。最后,电子工程设备使用初期磨损率低能够符合当前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年久失修,精准度将会受到影响,传统工程费时费力,很难对设备精准度进行调整,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减少产品误差,调整设备精准度,使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5结束语
         综上,人工智能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利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电子工程设备的应用效率,降低维修难度,有利于提高电子工程领域经济效益,提升工作质量。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当立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建立生产与科技的联系,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启祥.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9,23:85-86.
[2]夏再鹏,刘晓亮,马良花,王庆波,孙华魁.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8:3.
[3]崖海娇.试析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9,30:117.

作者简介: 林宇(1983年05月),男,汉族,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 电子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设备应用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