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国金荣 刘传生
[导读]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特别是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质量的要求,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相应的施工质量是最重要的,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体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基础,建筑单位要加强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提升整个地基稳定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通俗地讲就是建筑的根基,地基是建筑下部的土体,承受着上层建筑的全部载荷,地基是否稳固决定着建筑的质量是否安全。在进行建筑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地基施工,只有在地基施工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上层建筑的施工。地基虽然不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对确保建筑的质量达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地基基础施工简介
         建筑地基需要承担建筑物的产生的压力,并支撑起整个建筑物。地基是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桥梁,需要把建筑物的压力分散开,平均地传递到地面以下。地基工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工程结构失衡、破坏以及变形。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地基工程施工时,就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只要严格执行每一道工序,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如果地基基础施工完成后,建筑物的结构还是出现下沉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就应该做好后期的加固处理地基工作。目前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静力桩施工和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地基基桩和地面之间的接触性越好,建筑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地基基础的加固手段是多样化的,需要结合建筑物的重量及高度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比如常见的技术有灌浆加固技术、静力桩加固技术等,但对于整体重量高于普通建筑的建筑物来说,就需要更复杂的施工技术。
         2工程概况
         某地房屋建筑住宅小区C1、C2、C3是现代房屋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是选取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14615.76m2,项目整体造价为9300万元,属于三类建筑项目。其中C1#楼、C2#楼、C3#楼面积分别为31526.76m2、29659.05m2、31758.99m2。在建筑中拥有地下车库,面积为21670.96m2。其中地基工程是项目施工阶段重点工程,结合项目施工地质条件,在主楼基础施工中主要是选取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裙楼基础选取独立柱基础施工技术。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3.1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部门要针对性做好项目现场测量放样以及环境清理工作,在孔桩位置设定中要选取十字交叉法,对布设位置精确性进行控制。在施工开挖中,要对场地平整标高合理控制,确保地表平整度较高。在施工挖孔阶段,要临时性搭建防雨棚,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区域周边修筑排水渠,做好雨水灌入操作。具体要求:桩中心和轴线差不能超出50mm,钢筋保护层能达到50mm,垂直度小于1%,桩顶标高误差值不能超出30mm。
         3.2施工方法
         在人工挖空施工中要遵循规定施工流程,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操作,之后进行施工放线。成功定桩位之后,要挖设首节桩孔土方,再立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复核标高,设定垂直运输架,安装照明设施等。之后进行桩身挖土,对桩孔进行清理,对桩孔垂直度进行校核。对第二节开挖、支模进行重复,对护壁工序进行浇筑,在循环作业中要能达到设计要求。对桩孔深度、直径、持力层进行深入检验,对孔底积水等深度清除。吊放钢筋笼,做好桩体混凝土灌注。在孔桩开挖中要对土质环境、桩位置布置方面进行分析,拟定挖孔顺序,降低各个成孔之间的影响。在多个孔洞施工过程中,对桩体之间间距进行控制,保持在5m以下,避免产生塌孔问题。

依照项目施工要求,挖孔进度每施工1m,要完成桩洞测量,使成孔倾斜率不超出孔深0.5%,成孔直径和设计直径误差不超出5cm。在人工挖孔中,针对孔洞坍塌、滑落等问题,要选取针对性挖孔、支护措施,制作钢筋混凝土支护壁。护壁呈现为漏斗形,能有效发挥护壁承载能力。挖孔作业中对各个成孔质量进行检测,对施工区域残渣全面清除,各责任主体联合验收。成孔操作要对钢筋笼合理吊放,依照施工图要求吊放钢筋笼。在钢筋笼安装中,要选取加劲箍对钢筋笼变形问题进行控制。钢筋笼吊放中,要控制孔壁和钢筋笼直接接触,做好钢筋笼质量检测之后展开混凝土浇筑。先做好桩身浇筑,在桩孔上部分位置,要选取横木做好固定操作,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阶段产生上移问题。施工浇筑中要针对性做好振实操作,结合要求做好试块预留操作,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对桩头进行浇水以及覆盖养护。
         3.3独立柱施工
         在裙楼基础施工中主要选取独立柱基础施工技术,施工中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以及测量放样操作。在具体施工中,完成清理任务之后,要及时对垫层进行浇筑,提高振捣以及施工面平整度。其中垫层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10MPa,对其施工面进行清理,做好施工基础中心线复核,促使钢筋能有效绑扎。结合施工要求判定钢筋施工间距之后,要及时进行划线,做好钢筋施工摆放。在施工绑扎过程中,要选取钢丝对交叉点进行绑扎,相同搭接区域搭接率不能超出50%。成功绑扎之后,要保障基础底板钢筋弯钩朝上,之后进行检查记录。钢筋绑扎结束后,要实施模板安装操作,在施工中做好水平标高以及基础纵横线负核,选取木模板展开施工。模板施工验收之后,选取C25混凝土展开施工,混凝土进行泵送运输。独立柱施工基础面尺寸值较大,在选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用分段分层施工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选取斜面分层施工方法,基于基础长边从一端向另外一端推进,坡度控制为1.6°,层厚保持在30~50cm。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选取插入式振动器展开振捣操作,方向和浇筑方向相反,沿着斜面进行移动,振动时间能有效控制在15~30s。在初凝环节,要做好二次振捣操作,混凝土施工活动开展12h之后,要及时应用洒水方式合理养护。
         3.4抛石挤淤技术
         在地基施工开展过程中,对于该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相应的石头抛掷到土内下方。选用的石头规格要有所把控,结合实际需求挑选,并且在进行时对于性能也要注意。例如石头具备的抗风化能力、硬度等等。管控石头性能工作是为了杜绝后期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风化情况。如果石头变成土壤,那么便难以保障排除淤泥的效果,甚至最终变成了淤泥类型的土壤结构。针对地基施工的处理阶段,抛石头方向在土层坡的基础之上,要对重量和频率进行把控。如果土层并不高,可借助两边抛掷的形式,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土质产生的摩擦问题,使排除淤泥的效果更加理想。后期需要将淤泥回流的情况进行控制,所以需要在地基四周将隔膜放置好,以免这类问题再次产生,对项目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对工程整体质量起到基础性、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当前,由于地基基础施工具有施工过程隐蔽性、施工难度大、施工结果不可逆性等特点,在具体施工中应尤其需要强化地基基础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应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手段,确保后续上层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3):11-12.
         [2]李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门窗,2019(20):103.
         [3]段宏.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10):187-188.
         [4]魏念玉.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