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区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多样化需求。从园林绿化工程价值发挥角度来说,既需要保障建设环节的质量,同时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切实保障园林绿化价值的实现。当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实践,还存在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优化。
关键词:园林;精细化管理;绿化养护
引言
基于提高园林景观质量水平的目的,针对园林绿化养护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精细化管理实践来说,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比如物联网技术等,全面落实养护工作,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提高存活率,改善城市环境。
1园林景观养护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专业要求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可见在实践阶段各个细节内容的烦琐与庞大。在养护精细化管理阶段,从园林景观的应用价值开始,针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将生态效益、观赏效益作为园林景观的发展目标。工作人员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养护与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保障小范围的生态环境健康。将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首先能够为植株的成活率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满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要求,顺利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次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各项工作要求,规模化地建设与制造,目的是实现区域环境的改善,规避各类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制造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能实现城市标志的推广。此时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实现民众居住环境的转变,给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供良好条件,使人们有机会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促进其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2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有利于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
实施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贯彻科学合理的景观营造理念,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有利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除了能够保证景观的艺术性,还增强了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具体来说,园林绿化实践中,建设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实现了水源保护,并且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植株的培育,促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得到提升。
2.2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实践中,采取粗放式养护模式,按照绿化工程方案设计种植植物,未能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实施针对性养护,使得很多植物难以有效存活。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植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使植物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减少园林景观建设的成本,比如植物再购置成本等。
2.3促使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未来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将会不断增加,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探索适宜的养护管理模式,对推动园林景观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精细化管理的落实角度来说,促使绿地和植物等的价值实现与发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与空气质量,同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除此之外,营造绿地和绿色景观,可改善土地沙化与盐渍化等各类问题,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的功能,为园林景观工程的持续发展助力。
2.4促进城市持续化发展
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促使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绿化植物价值与作用的有效发挥,增强对恶劣天气的应对能力,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通过落实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园林景观的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3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措施
3.1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是指在景观之内土壤资源的管理,此时的精细化管理是由于在不同生长环境影响之下,土壤对园林景观的价值影响作用也明显不同。土壤管理要加强质量管理,需要技术人员对土壤的酸碱度、湿度、肥沃程度进行控制,有效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进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将树木繁茂的景色展现出来。结合园林景观的具体情况,将土地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则植株生长的茂盛程度得到推进,还能实现对环境条件的改善。在景观建设初期,就需要考虑植株配置的合理性、美观性、科学性。结合土壤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要求,将土壤改造基础工作落实到位,通过施肥、松土等基础工作,保障土壤的整体质量,这样植物的生长就有了基础条件,园林景观将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3.2修剪管理
修剪管理是园林养护的基础工作,也是完成精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首先,能够将园林景观的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当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项工作保持负责的态度时,则修剪管理的价值影响作用也能全面展现出来,园林景观的规整性、观赏性能进一步提升。做好修剪管理,能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对林木、植物的修剪,能够将枯枝、畸形枝等进行控制,还能对其密度、形态等进行调整,给植株提供足够的光照条件,将通风条件保障到位。当植物、林木的水分能够有效调节时,它们的生长茂盛度也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也富有美感。修剪管理针对植物美观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技术人员确定景观主题与方案目标之后,在保障树型结构的前提下,植株的美感得到有效提升,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顺利达成[2]。
3.3注重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
在养护精细化管理阶段,首先要明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其并不是对某一类植物进行管理与养护,而是需要做好对园林景观的管理与把控。所以养护人员在实践工作阶段,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条件,结合养护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有效调控实践中的各个专业处理细节。在开展精细化管理阶段,首先养护人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一个精准的判断,不断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并总结实践经验,建立科学、完善的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园林景观各项要素的管理控制。由于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如在碱性或酸性较强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施肥管理,肥料的种类与用量也要控制到位。还有就是对植株进行综合管理期间,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土壤的湿度、温度要求也明显不同,定期进行浇灌管理,配合除草、施肥等各项工作,能够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景观的整体效果保障到位,还能提供更为优质的景观空间条件[3]。
结束语
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日常的绿化养护,对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关系到园林绿化的美观和可持续发展,园林的养护不是一朝一夕的对园林进行科学化养护可以使园林景观四季换发光彩采用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使园林养护高效、有序进行极大程度提高园林植被的状态园林景观作为当代城市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造更加具有现代化的园林景观,制定合理的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必要的只有这样园林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高效发展从而总体上推动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丽康.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8(13):172~173.
[2]李纯良.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河源市园林景观的影响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