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形式,其成桩质量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施工工艺及质量问题的角度出发,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有:塌孔控制、导管进水、堵塞控制、沉渣控制、成孔倾斜质量事故控制等。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防治措施,确保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引言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的开展这一工作,能够确保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建设阶段,应该强化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视,可以明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优势,结合施工实际,科学作业,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水平。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优势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阶段,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优势和价值非常明显,可以在地基建设中,有效的对其承载能力进行提高。同时,在施工期间,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压降土壤的密度,从而让地基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进而为后续施工工作开展提供保证。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应用的范围很宽泛,工艺简单且安全,即便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也可以应用。此外,无论是在建筑工程中,还是在道路桥梁的地基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都是非常基本的基础措施,能够对很多工作环节进行优化,规避了施工问题的同时,也提升施工的效率。因此,随着人们对物质方面需求的提升,在工程建设阶段,应该加大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视,严格的依照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规范进行。
2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桩的完整性缺陷
(1)桩头质量:桩头质量缺陷是桩完整性缺陷的主要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桩头质量,即要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清孔时不彻底,会导致桩头浮浆过厚,大直径桩在灌浆时未插捣,导管拔起过快等不规范操作都会导致桩头不平整。(2)桩身质量:塌孔会导致桩身夹泥、扩孔和桩底沉渣过厚,均会影响桩身完整性。造成塌孔的原因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往孔内渗透,导致孔壁松散坍塌。同时,在成孔后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工序衔接不紧密或下放钢筋笼时碰到孔壁造成坍塌。在钻孔成孔后,周围机械振动也会导致塌孔。混凝土灌注是保证桩身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为离析、夹泥、蜂窝麻面、断桩、缩颈和扩颈等。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土层,还容易产生缩颈现象。若施工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当泥浆过稀,黏附力差,易脱落产生缩颈或塌孔现象;若泥浆过稠,护壁变厚,桩径变小,会降低桩身侧摩助力。
2.2承载力缺失
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原因有钻孔的垂直度、孔深、孔底沉渣等多种因素。孔位垂直度不够会影响桩的承载性能。在钻机钻进过程中若机械稳定性不好,人员操作水平不足,钻杆不垂直会造成孔位倾斜。同时,现场土质不均匀,也会导致机械本身不垂直,平台不水平。断桩也会影响桩身质量及承载性能,通常主要原因为混凝土骨料发生离析,或在灌注过程中严重塌孔、导管卡挂钢筋笼或灌注过程间断时间长都会导致断桩的质量事故。其他影响灌注桩质量的因素如桩位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施工的细节控制不当,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低导致测量放线错误,仪器设备精度差等。最后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应制订详细的原材料采购质量、检测、存储制度,确保原材料质量。
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分析
3.1前期准备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的前期,首先应该在钻机就位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能够依照施工环境,制定科学的施工流程。
并且,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以及施工材料准备工作,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检查,根据施工要求以及特点,有序的对交底工作进行开展。同时,应该切实落实检查以及验收程序的内容,能够认真的校验好监视以及测量仪器。此外,在对钻机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依照桩径,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的型号进行确定。需要明确的是:在前期阶段,还应该挖好排泥所用到的泥槽以及泥浆池等。如若在钻孔阶段土质相对较好,那么可以利用清水开展钻孔作业,以确保可以自然的建造浆护壁。
3.2护筒的技术要求
通常情况下,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护筒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其能够对桩位进行把控,有效的将钻具进行导正,保证不会出现孔口以及孔壁坍塌问题。并且,护筒还能够对钢筋笼进行固定,有利于施工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在具体施工中,可以选择木护筒、钢护筒等。现阶段,在工程建设中,钢护筒较为常见,利用4-8mm的钢板进行制作,内径需要大于钻孔直径100mm。同时,在埋设阶段,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应该大于1米,在砂性土中应该大于1.5米。
3.3钢筋笼的制作以及吊装要求
通常而言,钢筋笼的制作,需要依照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开展制作工作。然而,针对一些直径以及长度大于1.2米的钢筋笼,应该在主筋的内侧每隔2.5米增加一道直径为15毫米的加强箍,并设计出一个“井”字形来有效的进行支撑。同时,需要与主筋焊接在一起,让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的骨架,提升整体的牢固性。为了可以为后期吊运作业提供更大的便利,也可以依照两节开展制作,钢筋笼的主筋设计应该为通常的钢筋,在接头的位置使用对焊,并且在主筋与箍筋之间的距离,应该有效地进行焊接牢固,科学的对平整度进行把控。一般,平整度可以存在误差,但是坚决不能够超过50毫米。此外,在钢筋笼制作完成以后,需要开展吊放工作。在具体的吊放阶段,需要利用三脚架进行就位,然后应用专业的起吊机械开展工作。
3.4钻孔混凝土的灌注技术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灌注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埋置的深度大于1米,并能够将导管底部全部填充。通常,当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到施工灌注地点时,需要检查其均匀性,明确坍落度等一系列问题。如若存在不满足灌注施工需求的情况,那么需要再次的开展拌和工作。如若再次拌和仍然不能够满足灌注需求,那么坚决不能够再利用。同时,第一次进行拌和物下落以后,应该保证灌注工作保持连续性。在灌注阶段,其导管埋置深度,一定要小于6米,但是大于两米。
结语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担当,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施工中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操作,加强现场管理和过程监督,最大限度防止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涛,牟哲,温永胜.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J].水利水电施工,2010(3):59-60.
[2]闫东.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7(4):126-127.
[3]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刘保庆.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成因和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3(13):300-301.
[5]林仁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福建建筑,2010(4):86-87.
[6]杨庆华,孙晋军.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7(1):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