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王启1 陈西成2
[导读] 水利工程在实施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其位置通常情况下要在地面或者地下水位,

         摘要:水利工程在实施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其位置通常情况下要在地面或者地下水位,所以在基坑开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直接影响,比如,围堰渗水、地下水渗入基坑等相关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也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顺利推进,就需要把相关问题有效解决,进一步推进基坑排水施工顺畅的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导致了国内诸多高能耗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旦不能研制出新型的节能技术,部分企业就会遇到破产甚至淘汰等危机。例如,为了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就需要对基坑排水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以降低能耗,该文对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叙述,希望能够对未来水利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1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地基土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强透水、弱透水和不透水。种类不同的土质,其具体的排水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需仔细了解施工现场土质、地下水位等信息。基坑开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注意留有一定余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方案。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制定施工方案,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因此需加大对其的重视。
         1.1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明沟降排水法和管井井点排水法,两种方法实际应用中的差异较大,包括特点、性质等都有差别。明沟降排水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就是降水深度较小的部分,该方法有诸多优势,实际使用中需做好各种水的收集工作,比如坑壁渗水、基坑渗出水等。管井井点排水法在应用中,需在开挖前做好准备工作,在需要的环节设置好管道,用机器排出其中的积水,确保后续挖出土是干燥的。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适应性,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降水效果良好。
         1.2基坑降深施工设计
         一般在开挖基坑的施工透水性强的情况下,挖穿填土层可到达砂层易引发渗水问题,不利于基坑工作的开展,且会影响工程质量、稳定性。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降深方案,综合考虑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条件和成本等因素完善操作方案。该过程中,要注意基坑中心线位置与基坑高度相比要低于0.5m左右,适当降低地下水位来降低基坑基础柱承台台底,高度控制范围为0.5m左右。
         2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把控好集水井的大小
         首先要对集水井的大小进行把控。在排除基坑中渗水的过程中,对于整个排水施工就有了很大的要求,第一步就是要把控好集水井的大小。一旦未把控好其大小,就会出现集水井太小而造成所用水泵因干抽将机器损坏。如果集水井控制较大,则会使整个工程的投资加大,并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集水井大小的把控有助于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就以往的施工状况来看,集水井的储水量应达到选用水泵规定的实践区间所对应的抽水量。此外,所用集水井的深度也需要与水泵工作的抽水量达到适当的比例,并且将排水面的最高值与基坑工作面的差距要控制在300mm~500mm长度区间内。
         2.2需选用适当的水泵
         然后需要对水泵进行选择。主要是根据以往做过的抽水实验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数据来对水泵进行选择。在合适的水泵出现之前,必须要进行多次模拟试验,由于所选择的水泵抽水量过大,会造成干抽现象以损坏机械和干扰正常的排水施工流程;如果选择的抽水量偏小,会使基坑内的渗水不能被及时抽出而影响后续的工作,以致经过长时间积累造成更多的渗水残留,最终使整体基坑的水位不断攀高,危及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


         2.3要合理选择水泵排水位置
         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水泵排水位置。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泵的抽水和排水可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由于基坑内会不断出现渗水,就要求水泵在进行排水时务必要选择好科学适当的排水点,以确保水泵能够实现高效的抽水作业。一但水泵抽水位置出现偏差,如抽水位置过近就会导致刚刚抽出的渗水直接回流到基坑中而逐渐积累影响施工;若水泵安放位置比较远,会导致水泵拥有较小的抽水量而降低其抽水效率,最后会影响到整个抽水工作,进而使整个基坑排水施工环节受到阻碍。
         2.4增强基坑内排水设施的清洁养护
         最后需要相关部门对基坑内排水设施的清洁养护工作进行加强。在日常的抽水排水过程中,会不定期地出现基坑抽水设备的阻塞和故障等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就要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基坑抽水设备进行每天定时的清洁养护,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例如,在每日固定的时间段对排水设备进行检修,此外还务必要检查排水沟、水泵管路等排水系统设施,一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对于内部管路不定期会出现淤泥或砂浆,只有进行彻底清除,才可以最终保证整个排水施工环节的流畅运行。
         3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设置排水沟时,要注意不可影响正常施工,同时应设置纵坡,确保渗水集中方便。排水沟的断面应结合渗水量、纵坡确定,基坑放样中考虑好排水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基坑开挖范围扩大。
         3.2集水井设置中大小问题,一般可以通过计算水泵出水量得到,集水井深度应满足水泵要求,且相比于排水水面,基坑工作面一般需高出40cm左右,集水井管径、井径之间需设置环状间隙,使滤料可以填充进来,发挥其阻砂透水功用。
         3.3在管井建造完成后,应根据抽水实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抽水设备。应用抽水设备抽管井中水的过程中,当水位降低到首个含水层过滤器以下即可,避免过滤管被氧化损坏,从而引发涌砂问题。
         3.4井管施工过程中,滤水管部位需进行扶正器安装,每组扶正器间隔大约5m,避免孔导内滤水管偏移而降低过滤作用引发涌砂现象。
         3.5将基坑渗水利用水泵排出时,排出的渗水与基坑要保证距离适当,避免其再次回渗到基坑。施工中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做好清理和维修排水沟工作,保证排水沟的通畅性。
         3.6相关人员在布置排水干沟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与之相对应的纵坡,这样能够使渗水集中到某一个特定地区,更方便排水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其高效性和针对性。在进一步明确排水干沟的断面时,要以纵坡和坑内的渗水量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以此来有效明确相关的方式,并切实有效的进一步扩大基坑的开挖范围。
         结语
         通过上文的简要论述,可以充分看出,在水利工程的基坑降水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结合土层的渗透系数,并着重按照工程的具体特点以及降水深度,从技术性、经济合理性以及节能环保等相关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此制定出更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要进一步引用先进的技术,充分进行信息化施工,针对工程的出水量和降水进行定时的检测,通过抽水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降水效果,这样可以针对基坑排水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此从根本上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尽善尽美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鲁林.试析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27):151-152.
         [2]姚宏.浅谈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19(3):43-44.
         [3]刘良华,孙冰,付爱华.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