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运用,无需影响地面构筑与地面开槽,直接通过顶管技术完成地下施工,其可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顶管施工技术,阐述了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特征,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运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给排水工程施工;特征;运用
市政公用工程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合理运用顶管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低的施工成本,不会给施工场地造成较大破坏,并且施工范围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更好的保证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因此为了保障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以下就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运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顶管施工技术的概述
一般管道直径大于500mm时,同时在施工现场无法采用明沟开挖的形式进行管道敷设、管道敷设沿线无其他建筑基础,即可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其是一项被广泛应用与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管道敷设技术。为了提高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的施工水平,需要合理利用顶管施工技术,满足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采用顶管技术敷设管道,不需要在地面进行大面积开挖,可以穿过地面建筑结构和地下管线,能够深入地下进行施工作业。同传统的开挖埋管技术相比,顶管技术施工范围较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同时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顶管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地质和体形环境,并且具有施工安全和高效等特点。顶管施工技术是将施工面从线转换为点,而后进行的垂直地面工作,具有施工效率高、无污染的优点,被广泛采用.
二、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特征分析
1、顶管施工不会因地下施工的扰动而损坏建筑物的根基或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城市的管道铺设常常要在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地下构筑物中穿行,时常会扰动地下已有的管线和设施,但采用顶管技术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顶管施工时,管道可以以曲线前行的方式在地下穿行,它能主动绕开地下已有的管线或障碍物,所以不会对居住区下面的水电等管线造成干扰和破坏。
2、顶管施工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顶管施工是在地下所建的工作井中有序进行的,这就避免了外界雨雪霜冻等恶劣天气条件对施工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不会因天气因素而被迫停工。
3、保护地表植被和绿地环卫设施。顶管技术抛弃了传统的长距离、大面积的线状施工形式,而采用小面积的、点状的施工形式,因而运用这项技术在地表进行管道施工时的动土面积很小,它对地面植被和绿地设施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4、安全、高效、综合造价低。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处于城市中心位置的老城区普遍存在着管道老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改造,而且这部分改造项目在当前的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在城市中心区域或者人流量多的街区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时,具有“非开挖”等施工优点的顶管铺设技术就成为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施工企业的首选。应用顶管技术施工不开挖地面,没有大量的拆迁工作要做,所以其在施工中具有安全性好、确保施工进度、经济成本低和环境效益高等特征。
三、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顶管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
1、某工程概况。某市水厂的引水管道需要穿越当地的一条河,在工程设计中决定采用钢管顶管,穿河顶管的顶进长度为642 m,管道覆土厚度为4 m~21.9 m。河宽为77 m,最大深度为5 m,地下水水位和地表的距离为2 m~3 m。顶管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黏土土质,包括少量砂姜石。
2、顶管施工技术的运用。(1)管道掘进采用泥水平衡掘进机进行施工,在含有砂浆石的地段,需要在掘进机的刀盘上安装特制的贝壳刀,同时选择材质强度较高的合金刀具安装在刀盘上。在顶进出土的过程中,将泥水直接输送到管道外的泥浆场。(2)为了保证顶进施工方向的精确性,采用高功率的激光经纬仪为管道顶进进行导向。同时,在顶进前和顶进过程中,使用风管对管道内进行强制抽排通风,保证管道内部空气清洁,提升测量的通视效果,提高测量精度。此外,在整个顶进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不断对顶管轴线和高程进行核对,保证顶进施工的精确度。(3)由于顶管需要穿过河流,因此如果在施工中控制不当很可能会对河道和河堤产生破坏,引发塌方现象。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策略:其一,在顶进施工前结合覆土深度和地下水压力对每段距离的进水压力和泥仓土压力值进行计算,据此对掘进机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其二,将掘进机的和钢管的外径控制在2 cm以内,同步开展注浆。其三,在顶进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利用水泥浆液对触变浆液进行置换,提高周边土体的稳定性。(4)中继间的使用。结合摩擦力计算结果来看,达到了12 000 kN,已经超过了工作井的最大承受力6500 kN,对此,在管道100 m和300 m的位置分别设置了中继间。
3、顶管施工技术运用的控制措施。(1)控制测量精度。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测量工作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着管道顶进施工方向的精确性。因此工程人员必须采用接力测量的方式保证测量工作的持续性,实现对管道顶进方向的动态控制,使管道轴线和标高都处于标准的范围内,以此保证顶进管道的精度。(2)控制管道周边土体坍塌。工程采用顶管掘进机进行施工,由于其比顶进管道稍大,因此在顶进施工中,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控策略避免管道外壁土体出现坍塌。尤其需要注意掘进面土体平衡的控制,因为一旦出现平衡失控,很容易引发地面隆起或是塌陷问题,对施工作业的正常推进造成影响。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管道后续跟进补浆,对管道外壁空隙进行填充。其次对泥土仓内的各项参数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控制,同时保证出土量和管道进尺量的平衡。(3)合理选择排土方式。排土方式选择的合理性会对长距离顶管施工的效率以及管道顶进推力的大小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土质情况和顶管管径对掘进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排土方式。例如,顶管的管径较小,则可以选择泥水平衡掘进方式,据此选择泥水输送的排土方式。(4)做好触变泥浆减阻工作。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它们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或是消除其对施工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针对顶管管壁四周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在管道外壁注入触变泥浆形成厚度合理的泥浆套,使管道包裹在泥浆套内,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管道顶进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道工程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运用顶管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乱开乱挖现象,因此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顶管施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华.关于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
[2]于彪.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
[3]刘晓.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
[4]魏翠霞.探究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