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招投标是重要一环,而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更是整个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具体如,优化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可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同时又降低工程成本,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在招投标阶段,相关参与单位通过招标文件,了解该工程施工技术难度、成本、付款要求等信息,并以此为参考对自身的实力进行衡量,对工程潜在的造价风险进行分析,并编制一定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方案分析
1导言
施工阶段相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而言属于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实体物化形成过程。这个阶段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工程量较大、涉及班组较多、施工工期长、影响因素较多、材料价格变化较大和露天施工较多等特点。施工阶段的造价在房屋建筑工程总投资中的占有一定比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都发生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如何做好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原则
2.1保证合同款项的科学合理性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建筑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导致现阶段建筑行业在对项目合同款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起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合同条款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合同签订双方能够对条款所示内容达成共识,避免出现合同条款含糊不清的情况,进而对工程施工的核算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通常来讲,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开始前确定工程造价,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等进入施工现场提供保证,保障合同款项的准确无误。
2.2控制工程进度款
建筑工程是否能够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完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及经济效益,当工程进度款不能按时支付时,会对建筑的定期完工造成一定影响,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大部施工单位会根据工程完成度对进度款进行控制与调配,这种传统的不仅准确性、实时性较差,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程实际进度,采取动态化的进度款项计算方法保障资金的合理应用。施工单位可以在考虑建筑工程实时施工情况的前提下,采用终身目标控制法进行计算,以此有效控制和调配工程进度款。
2.3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因此,对建筑材料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单位要对施工阶段全过程的材料费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对材料采购、材料运输、材料存储以及施工使用及补充等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材料采买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材料使用过程也应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完善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制度以及验收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资金使用满足既定工程预算。
2.4加强人力费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人工费用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现场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等多个工种,其人工费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房屋建筑工程的耗时较长、规模较大、工序较多,相应产生的人工费用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复杂条件也相对较多。施工单位应在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人工费用的消耗,保证人工费用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3优化资源管理机制
3.1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劳动力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用量直接关系到人工费的投入大小,为了更好地控制人工费,需要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根据工程的形象进度和工程安排,将每天的用工指标及时地下达给各个作业班组长,并对实际进场施工的操作工人数量进行跟踪核对与控制;根据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价等情况,积极地合理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技术负责人应对进场的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定期组织统一的技术培训,尽量使用熟练工,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加强对班组长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核,考核不合格坚决换人;根据工作面情况,合理地进行安排流水施工,提高用工效率,减少窝工现象发生;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审查,要求其持证上岗,做好其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避免意外成本的发生;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可以将技术含量较低的分项工程直接分包出去,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并对其用工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3.2加强材料费控制
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材料费的控制显得极其重要。根据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以混凝土为例,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施工要求前提下,可以通过配合比设计改变,比如掺加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等方式来减少水泥的用量,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砂采用机制砂等方法来降低材料的成本。根据材料的生产厂家位置和项目所在地等情况,对材料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进行比较与分析,制定最合理的材料运输和储备方案;对于大宗材料比如钢筋、水泥、砖块和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建立招标采购机制,采购人员应提前充分地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与研究,货比三家,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信誉好和价格低的材料供应商;采取集中采购分批进场的基本方法,分阶段地确定进场材料的数量,这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材料涨价的风险,还能盘活资金,降低库存成本;实行限额领料机制,施工班组如果使用材料超额,而超出部分费用由班组承担,如果使用材料出现节约现象,那么节约部分费用由项目部与班组平分,奖罚分明,增强施工班组节约用料的意识;材料员应做好对周转料的维护工作,主要有钢管和模板等,钢管及时补油漆,扣件及时上油,提高周转次数。
3.3做好现场签证与索赔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由于施工条件变化、国家政策调整、设计变更和工程师指令等原因出现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根据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预算员应对各类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比如现场拍摄的图像、会议纪要和隐蔽记录等,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索赔条件、证据和流程办理现场签证手续,手续应齐全有效,为后续的结算打好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背景下,相关单位应转变认知,充分认识到优化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闭门造车估算造价,必须深入实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造价管理方案,有效提升建筑招标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要做到严格审核施工图纸,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优先考虑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式,严格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写以及规范合同审查与管理工作等,通过严格管控以上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流程质量,才能控制好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取得预期的造价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芮长华.关于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8(21):208.
[2]龚成.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8):187.
[3]卢红民,于俊波.浅议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人造价控制[J].中国市场,2018(24):105-106.
[4]欧毅.探究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