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吴琪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直接的决定了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满意程度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直接的决定了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满意程度,也关系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给房屋建筑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企业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效果,完善相关的制度,打造合格的建筑项目,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事故

         前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蓬勃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豆腐渣”工程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备受相关各方重视。如何能有效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成为建筑行业及企业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人们对我国建筑工程认可的标尺。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只有探索出有效的策略,才能有效缓解这一窘境。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目的之一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如今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上的有效控制,这也恰恰是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同的建筑工程有着不同的施工方案和地理环境,工程管理的工作就是要在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施工技术以及方案的设计,基于工程管理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节上的质量问题,避免工程出现返工等现象。另外,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是比较长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管理人员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协调好工程的进度问题,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为工人提供定期的培训,从而保证工程有序地进行,为工程竣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不足
         建设项目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工程的建设是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构成的,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都会给整个建设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施工在中,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不重视,施工人员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以及工作的协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与调整,从而措施最佳的弥补机会,不仅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会出现问题,施工的进度计划也同样受到影响。就影响施工的进度计划而言,如果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不好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分配以及施工工序的先后安排,就很容易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的窝工现象与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及时,给建设项目的效率带来负面的影响,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
         2.2环境因素方面的质量控制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深入了解工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建设时很可能遇到地下障碍物无法继续建设情况,耽误工期;有的建筑企业没能领会国家政策、建筑法律法规,导致项目企业发展需调整方向。
         2.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有些建筑单位质量监督力度不足,质量监督制度不健全,发生质量问题时,责任划分不明确,很难找到责任人。建设项目工程量大,细节监管不到位,频繁出现操作不规范、偷工减料等状况,这些状况损害了企业的名誉,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4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对于大多数的施工单位来说,在日常的施工管理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的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的施工文件来对施工现场较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作出说明以及解决方法,这就导致施工人员对于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往往会出现责任分配不明确,从而使得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对于施工组织的安排不够明确,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上的工作不足,例如,有些施工单位会为了满足工期的要求而在混凝土还没有达到强度要求时就进行下一个工序,从而使得建筑施工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安全。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保障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协调发展
         建设项目的验收是否合格包括着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是否符合标准,任何一个分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建设项目的失败,而且建筑工程是有工期要求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如果不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导致项目后期的建设时间紧,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工期的要求而一味地追求速度,忽略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会适得其反,不仅造成工期的延迟还会导致建设成本的提高,因此,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3.2完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这也极大地保障了建设项目的安全性,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不可少的就是施工人员的配合。对于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来讲,有组织、有技术的施工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现场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建成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项目的建设的前期要保证施工人员对于图纸的充分了解,并做好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此来保障整个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复杂性,有些分项工程是属于隐蔽工程,这部分的验收就需要建设单位在此分项工程完成时及时地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各个工作之间衔接的及时可以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因此,完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做到在施工材料的选购上结合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考察,在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场前对其自身的质量进行控制。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场后,还要安排专门的材料负责人员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进行再次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从而在根源上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存放环境的优劣也极大地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以及存放时间符合相关的标准,保证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不遭受环境的侵蚀而导致材料不能够正常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建设项目的成本。最后,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要随时做好记录,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合格证等进行整理,以保障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
         3.4优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项目施工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新型的工艺不断的出现,这样的行业发展情况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企业必须要对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处理,由企业的领导带头,以现场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各个班组的班组长为成员,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把各种上级信息进行技术的传达,同时,可以把基层工作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
         3.5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1)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相关知识的了解,拥有责任心,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人员、技术、设备等问题,及时调整人员管理方式,探寻先进、科学、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提高对设备优劣的辨识能力,提升自身管理、建筑、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2)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是生命的底线,作为管理人员,应强化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理解,并运用到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培训中,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建筑工程人脉动力,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4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各施工单位要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必要性,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协调好施工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促进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及时就现场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新制度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有利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冉岐昆,谢奠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的简述[J].砖瓦世界,2019(18):206.
         [2]马清明.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8.
         [3]王喜民.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地产,2019(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