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高景何
[导读] 在电力系统当中,配电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 要:在电力系统当中,配电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用电者与电力企业之间关联的枢纽。配网自动化是实现配网高效经济运行的主要途径,为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电网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本文分析配电管理中配电自动化应用问题。
         关键词:自动化;配电管理;安全
前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用的程度愈发增加得配电网的运行更加可靠、安全、高效,极大地增强了配电网执行任务的         效率,在提高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原则
1.1可靠性原则
         配电自动化是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对配电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在配电自动化管理运行中遵循可靠性原则,就是保证用户安全用电的关键因素所在。为了实现配网运行管理的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设计布局。科学、合理地设计配电网络,从根本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出现。②配网通信。保证各终端间传输的可靠性。为确保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工作人员应选择安全可靠且质量合格的电力设备,并运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对配电网的各项管理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从而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与规范化管理。③配电设备。在加强对配电设备可靠性的管理时,可以从开关、网络设备和FTU等入手。在配电管理中所运用的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必须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可为配电网提供优质、可持续性的服务,并通过自动化设备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此来确保配电网的运行安全。④优化电源的可靠性。在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配电系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每条线路进行合理系统的分配,减少因使用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建立多条馈电线路,从而保证使用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应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通过对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建设,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
1.2安全性原则
         配电网在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就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供电,从而影响用户正常生活。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遵循安全性原则有必要的,这可以说是对用户以及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并上报管理人员,保证故障在短时间内解决,保证整个工作的安全。当某区域发生故障时,及时将分割该区域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区域,随后将因线路发生故障而失电的非故障区域迅速恢复供电,从而避免了因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整条线路连续失电,大大减少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安全性。 在配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将安全性原则贯穿整个管理工作,实时监测配网运行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在监控终端的辅助下,随时随地对电力系统设备的数据进行合理设置,也能够对系统设备的修复诊断以及通信功能进行调整修改。
1.3实事求是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对于选择配电自动化设备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我国技术情况的自动化设备,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的最大化作用。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应以事实为前提,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使其能够在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体现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必须加强领导对配电网的管理,做好对配电网管理的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实现配电网建设管理的最佳投入产出比。
2、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
2.1积极做好配电网架的规划与建设
         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应用中要不断提高配电网服务质量与供电质量,推动我国配电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配电网架是支撑配电网系统的重要因素,合理规划与建设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实施配网自动化的首要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配电网络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源点(双电源进线,备自投、变电所自动化)、具有可靠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布局、线路)、具有可靠的设备(一次智能化开关,二次设备)、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设备)、具有可靠的主站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环网接线是配电网中的常用形式,将配电网环网化需要将馈线进行合理分段,这样在事故情况下馈线就会有足够转移负荷的能力。依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要,应加大各电网的改造力度,保证电网可以高效率、高安全性的供电质量。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避免故障的发展以及处理问题的快速反映,因此应着力改造电网的互通能力,馈电线路的建设,由此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率,降低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和物质上的损失。配网运行的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优化配网结构,提高其运行质量,提升电力服务水平,从而确保配网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2.2合理选择通信系统信道
         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电力系统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对于通信网络来讲,其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桥梁,其上位系统能够将控制端所发出的命令有效及时的接受,并且对控制端的命令进行传递。电力企业采用相关的通信网络技术对相关的监控终端实际运行情况和通信质量有效监控,若是在线监控通道产生问题,系统就会及时有效的警报,并且对于各个通道所产生的错误实施记录。根据已有的通信条件和配电自动化与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遵循资源共享原则,并按照分层配置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信道,从而保证其满足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管理系统的要求。因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通信系统,同时要考虑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依照外部环境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充分顾及到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协调,进而形成较恰当的通信系统。


2.3推动配电网自动化管理
         配网的安全运行与管理需要自动化科技的支持,自动化管理应该成为配网运行管理的一大方向。 为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不但要保障配电网常态运行时,自动化系统可精确、高效地将电能输送给用户为一,还需保障当配电网处于故障状态时,自动化系统依然能第一时间处置故障问题,加强修复力度,进而使供电的安全性得以增强。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入现代化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打造出一个配网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体发挥:配网结构图绘制、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故障信息的定位检测等功能,以此来推动配网的现代化管理,依靠该系统来实现对配网运行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实时获取监控数据。要积极构建配电网用电管控维护系统,经由信息网络系统对配电网实际用电管理加以实时性的监管,自动并按时检测用电反常现象,假若出现反常情形,系统即自动做出报警提示,杜绝安全故障问题的蔓延,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还可增强配电网每类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增强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同时,必须对配电网的改造升级工作予以高度关注,投人相应资金相对于供电企业来讲,需对本区域内配电网实际运作状况开展科学分析,及时查明配电网暴露的技术难题,抓紧抓好配电网的建设及升级,健全配电网的框架结构,积极尝试和运用新设备、新于段及新工艺,强化通信系统建设。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3、结语
         总之,配网自动化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供电需求,必须充分发挥电力自动化技术优势,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电力的稳步发展,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全民.电力配电自动化分析及配电管理建议[J].河南科技,2017(13)
[2]罗安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