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镇道路对农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村镇道路建设发展。因此为了保障村镇道路安全运行,本文阐述了村镇道路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对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村镇道路;重要性;硬化工程;质量问题;危害性;原因;措施
村镇道路建设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并且村镇道路硬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使得村镇道路硬化工程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一、村镇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1、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近几年农村人口流动趋向和新农村建设的态势,呈现出了“山上居民往山下移,山下房屋往道路两侧移,有经营能力的往小城镇移”的现象,其迁移的导向主线是道路交通,如果交通便捷,那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就有了保障。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地制宜打造科学经营农村的交通理念, 把村镇道路建好管好, 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地区人口、物资、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民富;另一方面,民富后,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相应地刺激农牧民对农用工具、交通工具、住房质量等相关需求,从而牵动各条产业链,促进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再反过来助推国强民富的发展进度。
3、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加强村镇道路建设,形成车畅其流、人畅其行的国、省、县、乡、村、组道路路网,从而促进网内人流、物流的健康有序大流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危害性
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1)降低道路路面的使用年限。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会超过30年,但是很多村级道路却在应用不长时间内就出现了损坏的问题。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在投入使用5~8就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损坏问题,中小修比较多,甚至需要大型改造才能正常的使用。(2)增加维修费用。对比沥青路面结构形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费用比较低,但是质量不足的位置需要进行修补处理,这就导致了费用会相对较高。(3)加大车辆磨损。村镇道路质量不达标的项目投入使用,导致车辆磨损严重,使得车辆的使用寿命下降。从这个角度出发,道路出现的质量问题会将其危害增加到当地的居民身上。(4)影响农村形象。村镇道路是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反映出农村的面貌,良好的道路会给予农民生活的信心与动力,而质量较差的道路会影响农民的发展。(5)留下行车隐患。村镇硬化道路项目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就会导致平面通视效果差,线形也不合理,从而导致了其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另外质量不达标还会导致车辆的通行能力下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施工材料质量原因。以某省的村镇硬化道路工程为案例进行分析,其所应用的水泥材料很多都是县一级政府统一采购,这样可以确保水泥质量合格。但是粗集料、细集料等部分材料,很多都是行政村自主采购,所以材料质量控制难度较高。粗集料的粒径范围比较大,如果级配不合格必然会导致材料质量难以达到要求,最终给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原因。混凝土质量会直接受到其拌合物质量的影响,在进行拌合物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配合比参数,保证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需要保证拌合物的粘稠度、含气量、均匀性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混凝土的粘稠度过大,就会导致浇筑施工的难度比较高,工程质量也无法保证,而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达标的情况下,会使得混合料出现离析或者沁水的问题,其结构强度会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
3、外观质量原因。道路外观质量难以达到要求,主要问题就是线形不美观、横竖布置不合理、曲线形式比较差等,还有就是坡度设置不合格、宽度变化过快等,从而导致了从外观的角度出发其质量显得非常差,给交通的正常运行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4、路面与其它工程衔接不平顺的原因。村镇道路施工过程中,很多地区的道路硬化标高尺寸没有达到要求,导致了道路项目与周边的建筑物、主要道路出现衔接不协调的情况,极易存在跳台、纵坡不顺等问题,在后续使用阶段而出现严重的损坏问题。这与工程的设计方案合理性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5、路面平整度及粗糙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原因。多施工单位并没有了解到路面平整性与粗糙度给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关系,也没有意识到混凝土板拉毛压缝深度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单位没有进行拉毛处理,只是应用铁抹子进行表面抹光处理,导致了路面光滑度过高,在雨雪天气极易出现刹车不灵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如果拉毛深度过大,路面粗糙度过大,就会导致轮胎磨损更加的严重,车辆行驶的舒适度会大大降低。
四、提高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
1、严格施工材料选择。村镇道路硬化工程施工中,针对施工材料不合格问题,在开展施工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选择,例如在选择碎石材料进行路基铺垫时,碎石材料的粒径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碎石材料中不能夹带有泥巴,同时,使用的水泥要满足标准要求,保证材料的强度、性能指标符合施工需要。
2、控制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拌合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拌和时需要控制材料拌和的比例,同时还可以按照工程实际要求适当的添加一些拌和剂,从而将整体材料的强度提升,另外,在拌和时间上也要严格的控制,避免长时间搅拌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
3、加强村镇硬化道路质量管理。村镇道路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很多农村的管理者对于硬化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其质量要求比较低,即使道路不平整也可以正常使用,所以导致道路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基于此,需要对于管理者予以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非常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例如在进行混凝土外观控制上,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成品进行保护。
4、强化路面衔接控制。村镇道路硬化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路面与其他方面的衔接质量得到提升,减少跳台、、纵坡不顺等问题的出现,在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在路面衔接位置上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处理衔接问题上,需要将施工缝预留,使其后续的连接可以把持一致。
5、保证路面平整度。村镇道路硬化工程施工中,路面平整度是衡量整体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关键,所以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平整度控制。首先施工时,对于路基的处理需要采用压实设备提高路基的强度,同时路基工序完成后,在混凝土材料摊铺浇筑施工时,要使用大吨位的压实设备进行压实,另外基本框架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拉毛处理,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道路硬化工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且不同区域的地质性质不一样,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村镇道路硬化工程质量,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村镇硬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其措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顾炯炯.农村公路养护改造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研究[J].华夏地理,2016
[2]朱志凯.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7
[3]高明景.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与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