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与控制要点,以期市政道路施工相关部门和人员引用与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市政道路路基对整个道路的影响重大,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道路质量控制的基础。文章从路基基底处理、土石方施工、填土层的压实、构筑物的回填等方面对加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市政道路施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对于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路基工作是基础,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整个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对市政道路路基的基底做到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路基是整个道路施工的基础,为了更好的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做好现场清理十分重要。在对路堤进行填筑时,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要清理干净,剔除树皮以及根茎等杂物,从而防止其后期发生腐烂变质造成路基的沉降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先对杂物进行全面的清理,如果在使用推土机后土质松散或者不平整,要进一步做好碾压平整工作。如果基地是有坡度的表面,也要对坡面进行清理,填料在车辆重荷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滑移的现象。如果路基的坡度比较小,采用表层压实的方法可以使得坡面得以稳定;反之,则要将其修整为阶梯形式进行填筑。
2 保证土方路堤施工的质量
土方路堤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分层的填筑与夯实工作。路堤填土的侧面要比设计宽度大0.5m以上,即使实际的压实宽度也同样要比设计的宽度要宽,在压实以后再进行夯实与削坡工作。将填方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完成一部分作业后要按1:1坡度进行分层设置台阶,保证后续的填筑与压实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两个地段相邻同时一起进行压实工作,比且进行交替夯实衔接,最后整天进行压实,最后保证整体性。在土质不同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填筑与夯实,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合填筑,要进行分层填筑,层厚要保证大0.5m,避免水囊与滑坡现象的产生;确保水分的及时蒸发与排除,土质要保证标准的透水性,如果下层的填筑土层透水性不达标,路基表面要做成一定的横坡,这样的设置与处理可以保证上部分水分的蒸发与排放。
对于土方路堤施工的控制,填筑材料的质量是关键因素。只要选择土质良好的土料,才能保证路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所以对于土质要进行必要的物理力学的检测与控制,对最大的干容重和最高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土质不达标,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与改进:比如,如果是淤泥类土质,其含水量过高,是黏土类型的话,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土料进行更换,如果没有更换条件,要在其中掺加一定量的是会,形成石灰稳定土,就能进行填筑;在地下水位相对偏高的的路段,应该相应的掺入一定的碎石或者沙粒、矿渣等进行处理与加强;如果条件和季节适宜的话,要对含水量过大的土料进行晾晒处理,使其含水量尽量降低;对于膨胀土、垃圾腐殖土等特殊土料,必须要换成达标的土料进行填筑。
3 石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
要建筑石方路基,对于石料的选择也要保证质量以及性质,并结合填筑的高度以及相应的坡度设计科学合理的填筑方式与方案。如果填石的质量与性质不能完全达标的话,要仿照填土路堤进行分层的填筑与压实,填筑工作完成后要通过测试与试验的形式完成对路堤的测试,对填石路堤的厚度和粒径都要进行检测,一般粒径不能超过厚度的2/3,层厚控制在0.5m以下。如果用强风化的石料或软质岩石作为填筑材料的话,要检测抽查CBR值,其值达到标准才能满足设计的填筑要求,从而保证路基的安全与稳固。在填石进程中,要首先压实路基的双侧,最后处理中间的部位,相邻区域要重复压实,并且保证重叠1.0m~1.5m,左右相邻的路堤段之间保证重叠0.4m~0.5m。
4 保证路基的填土层压实工作
在选择夯实设备与工具时要结合考虑填土的类型和夯实的厚度,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的多种功能,适合压实砂砾土等土质,而且效果良好。要良好的控制填筑的厚度、平整度以及含水量,要对路基的填筑和压实的工作分阶段进行,进行相应的分区,比如涵盖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等,从而保证压实的厚度与质量,保证全面压实。通常情况下,如果路段松铺厚度在30cm以下,构造物周边的松铺厚度要控制在15cm以下。路基要保证全面填筑,一次性完成。在碾压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含水量的正常,上一次的碾压合格后才能抱枕后期的碾压施工。在填筑之初要先用推土机做基本的摊平,然后人工铺平,最后完成机械压实、夯实工作,桥台边以及道路边角等特殊部位不能采用机器的,要主要依靠人工摊铺与找平,采用比较小型的机器完成必要的碾压。
在路基压实期间要特别注重填土层的厚度,因为厚度与压实度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土方压实度检测试坑深度为填土层的整体厚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试坑只设置在20cm左右,这表明不能以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整个填土层压实度,这样的检测有失科学合理,但又被公认。但这样容易给路基施工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留下质量隐患,所以在测试中最好是对整个填土层或者多个试坑进行检测,保证测试的科学合理性。
5 桥台以及涵洞等构筑物的回填压实质量保证
桥台台背、涵洞周边以及其他方位的回填为特殊夯实区,这些特殊的区域不适宜直接用重型的机械完成夯实,如果压实度不能保证的话,便会留下一定的隐患,比如通车后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等。所以这些特殊部位的夯实工作必须做好做实。其工作的关键是保证填充材料的质量、工具选择合理科学以及夯实的质量。
桥涵头是路基施工的一个重点部位,要保证作业施工的顺利进行;将相关的杂物进行全面的清除是填土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这一步完成后,用合格的材料进行分层回填。台背、涵洞等处的附近尽量采用渗水性、易密实、强度高的土填筑。桥台台背、涵洞、管道缺口等处的填土尽量同时进行,回填时要注意均匀对称的进行,对一些边角地方可以借助小型机械进行压实,同等条件下压实度要比其他部位高。对于涵洞顶部的填土松铺厚度在100cm以下时,靠近构造物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施工作业,其上部不得通过重型机械或车辆。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交通建筑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车流量以及道路的负荷日益增加,这要求市政交通必须保证相对较高的质量,这对市政交通道路的施工质量提出更加高的要求。当下道路的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社会各阶层对道路施工质量问题都非常重视。同时,由于道路的建筑路基是整个施工建筑的基础与基石,路基质量有保证才能保障道路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如果质量不过关,后期有可能出现沉降现象,道路便相应的会出现裂缝、沟痕、车辙、断板等质量问题,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必然导致道路寿命的缩短,无法保证交通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保证和加强路基的施工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武.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探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4).
[2] 黄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3] 马生奎,马凤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4] 王茹,赵志刚.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21).
[5] 牟守国.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关键程序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