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承载能力非常高,可以有效满足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异形建筑的承载力需求。在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的当下,城市空间利用率更高,很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因为高层建筑自身重量、荷载较大,所以对工程整体框架质量要求非常高。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内涵以及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使得用地紧张与人工密集问题日趋严重。为改善这一现状,建筑行业提出了高层化发展,这一理念,通过最小的用地,获得最大的建筑使用面积。然而,施工难度大,是当前阻碍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研究人员以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其钢筋工程与模板施工的建设问题,来优化工程项目的施工控制效果。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运用,就能以可靠性状态作用于项目开发建设,进而满足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特点
结合建筑行业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其设计特点如下:第一,在高层建筑以及大面积的工程项目施工中,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具有浇筑量大、配筋量大等特点。第二,结合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框架结构施工中,需要先浇筑房梁再进行墙体填充,该过程可以提高建筑墙体堆砌及拆除的便利性,增强建筑空间支配的灵活性。第三,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具有抗震性较强的优势,主要是工程框架结构的构件截面积小,其承载力以及刚度相对较强,将其运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增强整体工程的稳定性。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问题
第一,建筑项目管理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会选择质量较低的施工材料,导致工程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降低工程构架结构的使用性能。第二,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一些施工部门会在材料中增加添加剂,这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第三,混凝土养护不合理的问题。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混凝土需重新配比的问题,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降低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
2.2框架结构技术问题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技术问题如下:第一,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与混凝土框架工序施工一致,但是由于工程需求的差异性,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焊条型号以及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影响了框架结构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二,在建筑工程的框架技术使用中,会受到施工工序不合理以及操作人员自身问题的影响,降低构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影响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
3.1注重机械化装备的合理布置
此项目工程施工场地的范围小,所匹配设备极具复杂性,更加凸显了机械化设备选择及合理化布置的重要性。那么,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及相关施工要求,建筑一侧位置设型号为JJK3卷扬装置,在高层地点搭建好临时的料架,对垂直运输作业起到辅助作用。建筑另外一侧位置,需设置一台F023B型号的115t二塔起重机,回转的半径需覆盖整个建筑物,以实现垂直运输与水平运送。同时,在施工到超过6层后,应设1台货人共用施工的电梯,并配备好混凝土搅拌装置2台,分别是钢筋切割装置、砂浆搅拌装置,以确保框架的剪力墙式结构施工技术实际的应用效果。
3.2模板作业
实际应用框架结构形式建筑施工作业技术时,应将内外部模板的应用长度差异性分清楚,外侧模板的长度通常需超过内侧的模板长度。
在实际施工期间,需保证墙体与模板紧密贴靠于一起,还需在模板和墙体二者间填充海绵,对墙体损坏起到预防作用。浇筑模板施工前,需清洗好模板,确保模板处于清洁状态。同时,在模板浇筑接近尾声时,需修整好模板,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为将浇筑模板过程中内部模板处偏移情况处理好,在内侧模板处应设短的钢筋头,以起到内部模板固定的作用,保障模板的施工质量,为后续框架式结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钢脚手施工
对于框架式结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钢脚手施工属于较为关键的施工环节。在钢脚手施工期间,主要应用的是三脚架,该脚手架处竖杆间距范围需控制为7cm。三脚架处挑梁对接施工需借助38kg/m的钢轨来实现,借助2根80mm的标准钢管做好斜撑,挑梁需进至该管柱内部700mm长度区间,在挑架上面应将钢排量设好,借助钢轨做好对接作业,对上方位置焊接约25mm标准的钢管头,二者距离和此脚手架所在竖杆实际距离相一致,固定好钢脚手架。针对钢挑架部分焊接施工,借助焊接旧钢轨方式,挑梁和斜梁部分借助钢板(300mm×200mm×12mm)做好焊接处理,钢管务必焊接至所预埋相应处理件上面。挑梁和排梁部分则借助钢板(200mm×200mm×12mm)做好焊接处理。该排梁处钢脚手架的步距和立杆的距离需在2m范围之内。
3.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结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具体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材料准备。在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工程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根据框架结构的工程特点,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要科学绑扎并固定散乱的材料,保证各个框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材料堆放引发的施工隐患。第二,在钢筋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准备工作,例如,在具体的钢筋焊接之前,工程人员应该按照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焊接实验,并对钢筋的批次进行严格检查,提高工程框架结构中钢筋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为了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放样及下料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进行框架结构衍架、梁等工程的设计,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求配置钢筋的收缩量,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总长度≤24m时,需要将放样余量控制在5mm的状态,以增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3.5框架模板施工技术
框架模板施工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具体的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根据支护模板的安装特点,确定基础性的模板安装方案。首先,在垫层施工结束后,定期测量水平轴线,并利用基础平面尺对工程暗柱进行标记,以便为支护模板的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保障。其次,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基础侧模板安装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垂直角度,并将各个模板的安装偏差控制在3mm以下的范围,提高框架模板施工的稳定性。第二,建筑工程的主体模板施工中,工程人员要合理控制支架上层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严格按照支模框架的标准确定模板施工方案,增强建筑工程框架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主体模板安装中,不能拆除横纵向的水平杆。第三,在框架模板拆除中,需应该先拆除支撑结构,后拆除方木模板,避免模板拆除不合理对建筑工程框架稳定性造成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实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施工。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技艺进行明确,全面掌控各项施工技巧,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面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叶卫波.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2):99-99.
[2]肖鑫焱.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名城绘,2019(4):36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