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过程中电气施工技术是关键施工环节,它与人们未来的电器使用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对建筑电气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电气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对提高建筑电气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建筑电气;存在问题;配电箱;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1 建筑电气工程概述
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随之对建筑电气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来看,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建筑电气施工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安装、电缆安装敷设等,电力应用的各个环节都属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范畴,其涉及范围较广,施工过程、施工程序都较为复杂,因此为了有效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当前在实际施工中应对其中的关键工序做出明确,加强相关工序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的错误率。
2 建筑电气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2.1关注材料问题
材料是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实际施工中应对之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加强对其控制工作。但是从当前实际施工的情况来看,在材料问题方面却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材料规格达不到施工标准、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导电电阻、温度达不到标准,尺寸不合适;电缆绝缘不良,耐压耐温低;插座尺寸达不到标准,在应用中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这些材料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整体质量。
2.2安装技术问题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时,由于安装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可能引起较多的安全事故。例如,在进行防雷接地系统安装时,如果施工人员焊接工作不到位、未按照设计标准安装电阻测试点等,这些都可能对防雷接地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使之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在金属管道连接敷设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管口毛刺处理、未设置管口护口、未对变形管道做相应处理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线管敷设安装质量。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未严格依照安装标准、安装说明进行安装,在后期运行中较容易出现跳闸的问题。
2.3管道敷设不合格
管道敷设虽然不是电气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但管道敷设关系到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它可以避免导线的外部干扰和损坏,也使导线的使用寿命更长。当前,建筑电气施工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存在电管接口密封不严,易漏水等问题,电线的管道在建筑墙体中比较浅,管道一般只埋在墙体的油漆层中。其次,由于电线管的弯曲处存在死弯以及凹痕,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所以,施工人员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人为失误。
2.4导管内的穿线与接线问题
建筑电气施工时导管内的穿线以及接线是基础工作,当导管内的穿线与接线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电气系统,导致系统混乱,进而对建筑电气施工产生负面影响。管内穿线、接线问题的主要原是:导线的 A,B,C 相线以及 PE 和 N 线色标未按统一规范标注,导致施工人员接错导线,其次是导管未按要求安装,也没有安装保护口就进行穿线,导致导线出现背扣问题。
2.5强电施工照明、供电系统不完善
在强电施工过程中部分配电箱安装不符合规定要求,导致施工中出现漏电现象,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风险。其次,照明系统设计在施工中也够完善。首先,在强电施工中没有为用电预留合适的管道井。然后,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用白炽灯代替节能灯,这些违法操作不仅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对施工质量也有着严重影响。
3电气系统施工的关键工序管控要点
首先需要先熟悉施工图纸,然后组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明确其中所选用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找出施工的重点、难点,然后提出科学的管控策略。
3.1管控预埋线管以及孔洞施工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虽然对预埋导管和孔洞的施工要求不高,但这些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电气安装前先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预埋线管、挖孔的施工工具、相应设备和材料准备、数量充足,确保施工方案满足施工要求,然后进行预埋管线和挖坑施工。
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底板和实际结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墙体和底板结构能承受各种电气设备。电气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管线预埋、线盒、线槽预埋、墙上预留孔洞的施工。另外,管道材料的选择也应符合施工程要求。
电气管道施工中所用的镀锌管道应进行螺纹的选择和连接,以保证接线盒与相应支撑点的连接符合规范,保证电气系统运行中安全用电。
3.2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柜按抽屉柜设计,抽插式开关,落地安装,部分开关设分离脱扣器。各层照明配电箱,除竖井内明装外,其它均为暗装,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1.4m。其中安装过程中所需要的木砖及铁件等应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预埋。在对挂式配电箱进行固定安装时选用金属膨胀螺栓,如果安装选用明装方式,其通常配以明配管及暗分线盒施工。
如果安装中存在分线盒,应当先将分线盒内存在的杂物清除干净,然后理顺需要安装的导线,当配电箱安装固定之后,将导线端头连接到配电箱内,并将导线端头绝缘皮逐一剥开,将其压接在对应的器具上面,完成与配电箱内元器件的连接。
3.3电缆敷设
在进行施工安装前,应当对电缆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其规格型号等都应当满足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同时进行全面的试验工作,如:敷设前开展耐压试验、绝缘遥测试验;针对10KV电缆开展耐压试验、泄漏试验,同时在敷设前仍需要采用摇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针对1KV及以下的电缆,绝缘遥测电阻值应≥10MΩ。
在安装放电缆机具的过程中,首先应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按照要求完成滑轮和钢丝绳的安装。如果采用人力的方式放电缆,应当提前完成滚轮的安装。如果在线槽上存在多根电缆,为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交叉、混乱的不良现象,可采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对电缆进行排列。
3.4管内穿线
3.4.1穿带线:进行穿带线操作主要是为了检查管路的畅通性,检查管路布设走向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带线应用φ2mm的钢丝,先将钢丝的一端制作成为一个没有封口的圆圈,然后利用穿线器进行穿管,穿带线应在管路的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通常控制在10-15cm。
3.4.2清扫管路:在管道配置完毕,进行穿带线之前,应当先对管路做清扫处理。
3.4.3放线:在进行放线施工时,应仔细核对设计图纸,检查导线的规格、型号等,在确认无误之后将对应导线置于放线架上,然后开始放线施工。且在放线过程中切忌使用蛮力,避免对导线的绝缘层造成损伤。
3.4.4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在绑扎导线与带线时,应根据导线根数差异采用不同的绑扎方法,当根数较少时,在削去导线前端绝缘层后直接将导线插入带线盘圈内,然后将之折回压实绑扎牢固即可;当根数较多时,在削去导线前端绝缘层后应将线芯采用斜错排列的方式绑扎在带线上面。
3.4.5导线连接
在连接导线的过程中,主要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导线连接过程中不能有损导线的原机械强度;导线连接部位的电阻值不能出现较大的变化。为了满足上面的两点要求,在连接导线的时候,首先应去除导线的绝缘皮,然后再进行导线连接,并在连接后做加焊处理,包缠绝缘皮。当导线应用设备或器具进行连接时,可应用手压压线钳来对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在对导线进行包扎时,应从导线绝缘层完好的部分开始缠绕绝缘带,缠绕应紧密可靠,做好绝缘带之间的衔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3.5照明系统工程安装
照明开关、插座均为安全型,暗装,除注明外,均为250V,10A,应急照明开关应带指示灯。插座均为单相两孔+三孔安全型插座。除注明外,卫生间插座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控制在1.2m,其他插座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保持在1.4m,距门框的距离为0.2m。同时卫生间中所使用到的开关、插座等,都应当应用防潮防溅型面板。在进行插座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连接,插座的左边孔应连接零线、上孔连接地线、右孔连接相线,在相同场所内的所有三相插座,接线的顺序都应当保持一致。
3.6设备送电调试
在对设备进行送电的过程中,应对盘柜上的电流表、电压表等进行调试校验,使之精度等级达到规定要求。试验调试所应用到的仪表,其精度应当满足量值的传递要求。
3.7系统试运行
对于所安装的电气照明器具,应专门进行通电试运行,将建筑内单个供电系统的所有照明器具开启,然后将之投入工作状态,使之持续运行24h。且在此过程中对系统的电源电压、负荷电流进行测量,然后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应注意检查线路发热状况,特别应针对导线的接头位置处,可采用红外检测方式,观察其是否存在过热,通常每隔8h记录监测数据1次,运行24h后停止。
对现场安装完成的电机设备做单机试验,保证电机不反转,运行无异常。同时对其空载运行状态下的保护装置灵活性进行检查。在单机试验中,电机设备应保持空载运行24h,如果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可邀请监理人员、业主进行检查验收。
4结语
建筑电气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使用感受。因此,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尽可能解决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管理[J] .沈嫣; 住宅与房地产.2020-02-25
[2] 谈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J] . 杨治国. 山西建筑 2018-10-01
[3] 房地产开发中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杨浩.中国设备工程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