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探究试验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胜开
[导读] 水稻“三控”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

         摘要:水稻“三控”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数、成穗率、结实率,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本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控”施肥;控释肥;施肥试验

引言
         笔者于2019年早造在广东省紫金县龙窝镇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和控释肥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研究,通过试验、示范,比较两种施肥技术在该地区水稻上的适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型肥料提供试验依据,积累经验。

一、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供施肥料品种为过磷酸钙、尿素、彩虹水稻配方肥(50%,24-7-19)、舒耐施水稻控释肥(50%,25-6-19)、快美水稻配方肥,水稻品种为杂交种。
1.2.试验田情况
         试验田位于广东,户主许金旺。试验田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良好,肥力中等均匀,前作为冬闲田。
         试验田总面积是1.2亩,分三个区间,每个区间的面积为0.4亩,分别应用常规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和控释肥施肥技术。
1.3土壤条件
         土壤为沙壤土,前茬是水稻,耕作层15~20厘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
1.4移栽方式
         各处理和对照均采用人工插秧方式移栽
1.5.试验设计
         设三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的中区面积为0.4亩。三个处理中区相间的田埂用薄膜封底分隔,防止肥水渗漏。
         (1)试验处理设计。
         (2)水稻常规施肥技术处理。
         本小区试验田面积已确定是0.4亩,预计亩施用过磷酸钙(12%)25 kg、尿素(46%)15kg、彩虹(50%,24-7-19)复合肥20kg。用种量是600g,即亩用种量1500g,播种期在2019年3月5日进行。水稻移栽立苗后保持田间浸水,直到分蘖够苗,够苗后开始露晒,露晒田后幼穗分化期至勾头期间保持充足水分,以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天不再增加水分,自然晾干。
         (3)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处理。
         本小区试验田面积已确定是0.4亩,预计亩施用快美(50%,24-7-19)复合肥45kg。用种量是600克,即亩用种量1500g,播种期在2019年3月5日进行。水稻移栽后保持田间浸水,直到分蘖够苗后开始轻露晒,除水分敏感的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其余各个时期以湿润灌溉为主,即保持沟中有一定量水分,水不成面,厢面湿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生长后期干湿交替,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到成熟。
         (4)水稻缓释肥施肥技术处理。
         本小区试验田面积已确定是0.4亩,预计亩施用舒耐施(50%,25-6-19)水稻控释肥40kg。用种量是600g,即亩用种量1500g,播种期预计在2019年3月5日进行。水稻移栽保持田间浸水,直到分蘖够苗后开始露晒,幼穗分化期到孕穗期,保持厢面湿润,出穗田间灌水,以后干湿交替。
1.6.田间管理情况
         (1)施肥处理不同。
         主要表现在:施肥时间和次数不同。
         常规施肥区施肥次数是四次,第一次施肥时间是3月28日;第二次施肥时间是4月8日;第三次施肥时间4月13日;第四次施肥时间5月3日。
         绶释肥施肥区是一次性施肥,施肥时间是3月28日(插植前作基肥一次性)施足。
         三控施肥施肥区分三次施肥,第一次施肥时间是3月28日,施用量22.5kg;第二次施肥时间是4月13日,施用量9kg;第三次施肥时间是5月3日,施用量13.5kg。
         (2)施肥量不同。
         常规施肥区实际施用量四次施用20kg复合肥、过磷酸钙10kg、尿素6kg,即亩施用量90kg。
         绶释肥施肥区一次性施肥量16kg,即亩施用量40kg。
         三控施肥区三次施用量是18kg,即亩施用量45kg。
         (3)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力求一致。
         三个施肥区用种量一致各是600g,播种期一致,都是2019年3月5日,移植时间一致,都是3月28日同一天,插植时叶数一致,都是3叶1针,株行距一致,株距是20×18㎝,插植总苗数一致,每个处理区都是插6800棵。
         用药时间、用药量一致,生长期内共喷药三次:第一次施药时间是送稼药3月25日,用药量:福戈10g、阿米妙收5g(大龄虫可用甲维盐防治)。第二次施药时间是4月23日,用药量:福戈10g、阿米妙收5g(大龄虫可用甲维盐防治)。第三次施药时间6月10日,用药量:福戈10g、阿米妙收5g(大龄虫可用甲维盐防治)、春雷霉素40mL。生长期各试验区水稻分蘖时期相同,时间4月6日。
         (4)由于施肥方法不同,分蘖时期有效分蘖苗数不相同。
         从下表每个试验区随机抽查25棵平均分析,可以看出:“三控”施肥平均有效分蘖数比常规施肥多1.64苗,缓释施肥平均有效分蘖数比常规施肥多2.84苗。


1.7.调查时间与方法
         (1)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于收割前一天(2019年7月16日)每处理随机抽取25丛回室内调查株高、穗长、剑叶长宽、有效穗、每穗总粒和千粒重,计算出平均株高、平均穗长、平均剑叶长、平均剑叶宽、每667m2有效穗等。
         (2)病虫发生情况调查。
         于收割前10d(2019年7月7日)调查各小区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情况,调查方法是各处理五点取样法,每点抽5丛,共调查25丛水稻。
         (3)有效分蘖数调查。
         于收割前一天(2019年7月16日)每个处理区随机抽取25丛回室内调查有效分蘖数。
         (4)产量情况调查获。
         于2019年7月17日对各处理进行人工收割验收,称取其湿谷,按85%折成干谷重。
         (5)成本计算。
         按各处理施肥情况,计算各处理的667m2用肥成本。
        
         二、结果分析
         1.农艺性状试验结果
         “三控”比常规株高高0.2cm、穗长长0.5cm,剑叶长0.4cm,每667m2有效穗多2.67万穗,总粒、实粒、结实率“三控”比常规分别多0.51粒,1.52粒和0.81%;缓释比常规株高高0.7cm、穗长长0.5cm,剑叶长0.4cm,每667m2有效穗多5.34万穗,总粒、实粒、结实率“三控”比常规分别多0.53粒,1.69粒和0.92%。详见表1。
         2.病虫发生情况试验结果
         各处理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基本不发生,各处理差异不大。
         3.产量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折算成每667m2产量,“三控”施肥区为480kg,缓释肥施肥区为487kg,常规施肥区为450kg。“三控”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30kg,增产率为2%,缓释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37kg。
         4.成本与产值
         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肥成本比“三控”施肥折合每667m2的施肥成本高80元,比缓释施肥的亩施肥成本则高出34元,。但进行成本投入与产量产值对比发现,“三控”施肥折合每667m2增收140元,缓释施肥折合每667m2增收154元。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田三个处理区试验调查数据对比,得出收割后干谷重量,常规施肥区干谷产量是450kg/亩,“三控”施肥区干谷产量是480kg/亩,比常规增产6.7%,缓释肥施肥区干谷产量是487kg/亩,比常规增产8.2%。施肥量,“三控”施肥区亩施用复合肥45kg,常规施肥区亩施用90kg。缓释肥施肥区亩施用复合肥40kg,比常规施肥区少用50kg、比“三控”施肥区减少商品化肥5kg。根据各小区成本投入与产量产值对比,可以看出缓释肥施肥技术产量最高、效益比较高、纯收入也是比较高,人工又减少了,在减少人工和肥料用量基础上增加了产量、提高产值。“三控”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加140元收入;缓释肥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加154元收入。肥料需要根据水稻各个生育期的需求精准施用,这样可减少施肥量,水分的管理也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水肥管控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也可以提高稻株间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因此,“三控”即高产又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一项创新施肥技术,符合世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宗旨,“三控”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关于水稻种植与施肥技术要点的探讨[J].徐优.农民致富之友.2018(7)
         [2]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及其推广[J].王应方.南方农业.2017(6)
         [3]日本逆V字水稻栽培施肥技术落户台儿庄[J].赵静鑫.国际人才交流.2018(2)
         [4]论杂交水稻栽培与施肥技术[J].张诗涵.农民致富之友.2017(9)
         [5]对水稻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刘林.种子科技.2019(8)
         [6]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邓雄木.江西农业.2019(4)
         [7]水稻栽培管理技术[J].栾兆昱.农家参谋.2017(5)
         [8]优质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侍元林.农业工程技术.2019(3)
         [9]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的探讨[J].何龙.古今农业.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