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工程规模不断加大,想要保证上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需要重视基础结构的施工。地基基础施工环境特殊,相应的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更大,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施工活动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违规行为以及不规范操作而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础施工质量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基础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对基础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施工;基础施工;质量管理
1基础施工质量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基础结构为建筑工程重要部分,其施工效果如何,在根本上决定了工程总体施工效果,应提高对其施工管理的重视,确保其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减少违规行为的产生。随着建筑工程楼层的不断增加,基础结构规模也在增大,对施工技术与工艺的要求更为严格。就基础结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已建构筑物产生影响,且基坑施工多为临时性工程,在进行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必要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土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基坑发生变形而影响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时受地质特点影响较大,因此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勘察,将勘察结果作为依据,综合分析地质结构与气候环境特点,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确定各项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上来降低各项因素的限制,保证施工质量满足专业要求。
2基础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满足不同工程类型的施工要求,很多新型的施工材料应运而生,并且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际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在对新型施工材料进行使用之前,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以及特点,并且检查其能否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若对施工材料的了解不深入,很容易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结构施工质量。另外,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资源量较大这一特点,需要在施工材料选择及施工方面,对节能降耗的要求予以全面考虑,以保证施工建设符合具体要求,环节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然而,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没有给予关注,而且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方面,严重背离了节能理念,只是一味地追求成本的节省,没有利用技能环保的施工材料和技术,严重浪费自然资源。
2.2工程项目施工规范性不强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其实际的工程量也有所提高,而为了能够在规定工期之内完成建设工作,应当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实现共同作业。针对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来讲,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所以,其只具备部分施工经验,并不具备体系化的专业知识,而在新型技术和施工材料认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自身的施工经验更新也十分缓慢。在此背景下,正是因为施工要求的认知不合理,使其很难找出自身问题,仅仅会在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所警觉,导致结构施工质量不合格,返工率增加,进而导致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还很容易延误工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多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是重点,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施工,其中会涉及到高空作业,所以,一旦安全管理工作不合理,不重视施工安全隐患,必然会增加施工活动开展的安全风险。而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两部分:其一,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正确,只是将其作为附属性工作,而且,很多安全管理制度都始终停留于书面形式,没有同实际的施工实现有机结合。还有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没有建立安全管理体制,所以,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其二,施工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薄弱。
很多施工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且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以清晰地了解各项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
3基础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基础施工过程往往会由于施工材料管理不当、施工作业不规范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使得工程基础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和标准,并进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建设,所以基于此,需要在明确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对主要问题的解决,以此使得施工质量管理能够切实发挥重要作用,也确保基础施工和后续施工整体都能够稳定推进。
3.1有效管理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正确选择和正确使用能够从基础层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因此要对基础施工过程需要的材料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正规的途径选择和购买相应材料,进而购买之后,需要做好对材料的抽样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具体要求,诸如对于组成混凝土的水泥、骨料和添加剂等,以及重要的水,都要进行质量方面的检测,以此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够切实满足基础施工需要,并减少对于施工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再者,不仅材料选择更为重要,基础施工建设过程的选址也更为重要,原因在于基础施工过程的地基等施工,若是施工现场地质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则就会切实影响到基础整体的施工稳定性和整体工程的稳定性,所以更需要对施工现场做好勘测,确定基础施工环境地质能够稳定可靠。
3.2规范施工环节和技术
施工作业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也使得基础施工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基于基础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做到在正确选择和使用施工材料的基础上,有效规范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使得基础施工各个环节都能够有序推进,并且规范化的施工也更能保障施工质量的体现。进而在确保施工环节更加规范的基础上,也更要有效控制和管理施工技术,诸如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当中,需要注意的在于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配比并做好搅拌,进而在浇筑过程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分层浇筑和振捣工作的有效落实,并且浇筑之后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也要及时进行和全面展开,确保混凝土整体质量都能够获得可靠保障。进而基础施工整体的施工质量也就能够获得保障。可见对于施工环节和技术的有效规范,能够实现对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3.3有效落实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是施工的重点和关键,只有有效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才能够使得施工整体都趋于稳定和可靠。因此在基础施工过程当中,一是需要有效制定相关安全施工规定和细则,并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编制适合当前施工的安全规定,二是所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等,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更要进行有效落实和全面普及,进而使得无论施工管理人员还是具体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施工安全规定进行施工建设,从而确保基础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总结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管理,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现存各项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来选择相应的优化措施。应加强对于桩基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在具体施工时加强管理,防止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产生,以提升桩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显.浅谈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智能城市,2019,5(23):86-87.
[2]黄年云.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28.
[3]张少彬.探究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