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脾化湿法在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张丽娜 姜斌 金志权 刘庆学 魏永玲 邱海涛 王芳
[导读] 目前,新冠肺炎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摘要:目前,新冠肺炎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只有散在发病,国外疫情仍然严重。4月份俄罗斯经绥芬河口岸入境新冠肺炎患者剧增,给黑龙江省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压力。输入患者达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出院标准后,即进行集中的康复期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发现患者仍有乏力、食少、舌苔厚腻等脾虚湿困之征。应用健脾化湿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较好地改善了恢复期患者脾虚湿困症状,说明健脾化湿法在新冠肺炎的恢复期扶正祛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脾化湿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
        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在我国流行至今已有半年余,3月份我国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但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新冠肺炎患者呈增加态势。随着国外疫情的加重,大批中国公民回国,导致输入病例不断增多。我院作为黑龙江省经绥芬河入境的境外输入患者康复期集中医学观察的定点医院,收治符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出院标准[1]的患者。康复观察期的患者虽符合出院标准,但仍然存在乏力、食少、舌苔厚腻等脾虚湿困之征。我们应用健脾化湿药物干预治疗,较好地改善了恢复期患者脾虚湿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 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速度快。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属“疫病”范畴。《说文解字》记载“疫,民皆疾也。”《素问·刺法论篇》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瘟疫论·病原》中提到“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可见,古代医家对疫病很早就有认识,并指出疫病具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瘟疫论·病原》曰:“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素问·刺法论篇》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指出疫病的病因是感受疫气,疫病的传播途径是口鼻。疫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及抗病能力有关。当人体正气充充盛、抗病能力强时,外邪不能伤人使人发病;当人体正气不足、卫外机能低下时,疫气乘虚侵袭人体而引起发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首次提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2]。大量参考文献资料及权威报道显示,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症候相似,舌象相似、主要证型相近,基本推论其病因与“湿”类性质的疫毒密不可分,提出湿邪是新冠肺炎的致病因素[3]。《伤寒大白》曰:“湿疫,即时行伤湿病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七版)》中认为病因存在“寒湿”与“湿热”的不同属性[1],在治疗方面重在以湿论治。随着大量患者的治愈出院,出院后的康复治疗逐渐被重视。各地针对当地疫情特点出台了相应的恢复期治疗方案,从各版恢复期方案分析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的病因多从湿邪发展成疫毒,逐渐伤正[4]。
        2 俄罗斯输入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的特点
        我院在5月份接收集中医学康复观察的俄罗斯输入患者300余人,患者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素身体健康。此次发病乃是4月份的远东地区仍比较寒冷,大量人员回国,人口密集流动,给疫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由于长时间远途跋涉,舟车劳顿,身体极度疲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体虚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故体虚时疫毒侵袭,皆相染疫而发病。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后,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基本缓解、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符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出院标准,进入康复观察期。但患者普遍存在体倦乏力、食少、舌苔厚腻等脾虚、湿邪留滞困阻之征,表现出正虚邪恋之态。

加强此阶段的调理尤为重要,是促进康复期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的最后一关。
        3 健脾化湿法的立法依据
        新冠肺炎的病因是“湿邪”为患,病机是湿邪疫毒邪侵袭肺卫,肺气不利、肃降失职,气机壅滞,气不化水,则致水湿停聚;脾经受累,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则内湿乃生。总之,湿邪贯穿疾病的始终。从恢复期的症状和体征看,亦表现为“湿”的特点。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久病脾阳受伤,脾运失司,运化失常,湿邪内生,加之外邪留恋,内外合邪,病情缠绵难去。根据新冠肺炎恢复期脾虚湿困的正虚邪恋的特点,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湿邪为标。余邪未去且不可一味扶正、关门留寇。因此,我们制定了以健脾扶正为主,兼以化湿祛邪为辅的治疗原则,从湿论治,健脾化湿,标本兼治,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4 健脾化湿法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应用
        健脾化湿法是针对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设立的一种中医治法[5],是治疗脾虚湿停为患的常用方法。根据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正虚邪恋脾虚湿困的特点,采用健脾化湿法进行治疗,可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脾脏功能,脾旺则不受邪。然脾为肺之母,在健脾化湿的同时,也能够治疗肺脏损伤引起的相关病症,改善其的功能,起到肺脾同治的作用,进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脾虚湿盛的主要病机,我们选用具有健脾化湿、益气扶正祛邪作用的参苓白术散作为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主要方剂,以达到健脾益气、顾护脾胃的作用。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健旺是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的关键。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为君药;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化湿,共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患者舌苔厚腻明显,湿气较重者,加苍术、佩兰以化湿醒脾;患者食少纳呆者加鸡内金、焦山楂以健胃消食;患者焦虑、失眠者加柴胡、合欢花以解郁安神。综观全方,补中气,化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在新冠肺炎恢复期应用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变化进行治疗,不仅能助脾气输精于全身, 保证后天气血生化来源不竭,又能针对“湿邪”的病理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又可以增强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6]。同时,我们也通过经络梳理、心理干预等方式提振新冠康复期患者精神状态,采取足三里穴位按摩及运用八段锦等方法,增强患者肺脾功能,积极帮助患者增进战胜疾病的信心。
        5 结 语
        中医药在治疗疫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健脾化湿治疗在新冠肺炎恢复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湿是新冠肺炎发病的根源,并贯穿疾病的始终。恢复期患者因脾虚湿邪留恋未去而病情缠绵,健脾化湿治疗,使湿气得化,气机畅达,脾脏健旺,五脏之气充盛。邪去则正安,五脏安和,则身体无恙,恢复健康。说明健脾化湿法在新冠肺炎的恢复期扶正祛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2020-03-03)[2020-04-21].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EB/OL].(2020-01-23) [2020-04-21].
[3]卢幼然,王玉光,焦以庆,陈明,陈腾飞,刘锡瞳,潘霏,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治研究进展[J/OL].中医杂志.
[4]张翕宇,杜全宇,王振兴,富晓旭,张怡,杨晗,李斌,曾进浩,由凤鸣,谢春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康复方案及实施的分析与思考[J/OL].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5]王键,李姿慧.中医化湿法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84-687.
[6]鄢鹤铭,邓锦星,陈洁,等.参苓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探讨[J].新中医,2015,47(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