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拉肚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应根据小儿拉肚子的具体原因以及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立即就医,如果不是严重的紧急情况可以自行护理使小儿痊愈,有利于锻炼增强小儿的自身免疫力,避免造成小儿精神紧张。那么,小儿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呢?而那些才有立即就医的必要呢?以下是对于特定情况的分析说明。
一、轻度腹泻
轻度腹泻症状为:每天排便4-8次,粪便呈黄绿色蛋花样,在腹泻的同时伴有轻微的腹胀肠鸣音亢进。轻度腹泻一般次数较少,大便水分含量较低,易于控制以及治疗。
造成轻度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宝宝饮食过多、引用了温度不适宜的牛奶饮料、精神紧张等因素。家长应根据具体原因来进行自我护理,调理膳食,限制多油食物摄入,可增加清淡食物的比例。轻度腹泻不必过于惊慌和矫枉过正,保持正常的哺乳或者乳制品摄入,只需要适当减少摄入量即可,待腹泻痊愈即可恢复正常。同时母亲也应减少脂类食物的摄入,在每次哺乳之前最好先引用适量的热水以稀释母乳,从而降低小儿的实际母乳摄入量。如果食量正常而出现消化不良,则可复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促进消化,同时注意补钾补水,避免小儿出现脱水症状。
二、中度腹泻
中度腹泻相对于轻度腹泻来说腹泻次数更多,大便内的含水量更多,可以高达每天数十次,粪便呈稀水状,气味酸臭,可能会伴有低烧。
中度腹泻一般是由于轻度腹泻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护理恶化而来,一旦腹泻症状出现恶化父母应尤为注意,除了立即改善小儿饮食习惯外,还应加强对腹泻症状的监控,如果再次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即就医。同时还有一些原因导致小儿直接出线中度腹泻的症状,例如奶瓶、奶嘴不洁,或是因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摄入了不干净的食物或水。若小儿腹泻症状发生突然,且程度较重就应考虑是否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此时最好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或是其他药品,最好不要私自用药以免造成抗生素不适当使用导致小儿体内感染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治疗。
三、重度腹泻
重度腹泻较为严重,出现重度腹泻时父母应立刻陪同小儿就医,及时治疗以免造成小儿脱水从而导致休克甚至生命危险。重度腹泻时排便及其频繁,一天可达10-15次,量多且呈水样,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此时小儿已有脱水的初步症状,应非常重视,立刻就医。
四、小儿拉肚子的预防与措施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因此,简称为“秋泄”。秋泄几乎流行于我国各地。秋泄的儿童必须注意卫生。父母在喂孩子之前应仔细洗手。儿童用具,玩具和餐具通常要清洗和消毒。使用前后,婴儿奶瓶应在高温下消毒20分钟。生病的孩子排泄时应与其他家人使用的厕所分开。秋泄的儿童通常不必禁食,即使他们禁食6-8小时以上即可。因为长时间空腹会使小儿因腹泻表现为脱水,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饮食中过量补充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的食物会使腹泻恶化,并且不利于儿童胃肠道修复。如果孩子有腹泻,可以适当延长喂养时间以减少喂养剂量。如果孩子不吃饭,不要强迫小儿吃饭或喜欢的食物也不要没有限制给予。秋泄婴幼儿的治疗要点是,继续人工喂养的儿童应食用无乳糖奶粉或1/2稀释奶。添加补充饲料的儿童可以吃稀饭或面食。通过服用口服补液盐使药物的液体疗法有用,该疾病的一般病程可以在5-8天内完全治愈
儿童可以服用非常有效且便宜的口服补液盐进行口服补液治疗。每次腹泻时服用约50-100毫升,口服补液可以帮助儿童预防脱水。如果没有标准的口服溶液的话,可以使用自制汤加盐溶液。具体的食谱是用500毫升米汤+ 2汤匙白糖+ 1.75克盐(半个啤酒瓶盖)+ 500毫升水烹饪2-3分钟。腹泻患儿可以在腹泻时随时饮用,具体用量可以根据小儿腹泻的量,使其引用等量的汤水。如果孩子的腹泻恶化并伴有高烧,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应在医院及时治疗防止脱水。
注意孩子的意识,精神状态,体度,四肢,脉搏等的变化。注意脱水会改善还是恶化取决于粪便特征,仔细保存所有记录并存储新鲜的粪便样本,然后将其送至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测。诊断原因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患儿在腹泻后应仔细清洗,以防止交叉感染。儿童应在大便后更换尿布,并用温水冲洗肛门和周围区域,以防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或时皮肤过敏出现红屁股。当小儿出现的红屁股时,使用单宁酸软膏或金霉素鱼肝油。同时,注意小儿是否有排尿。
做父母都是非常溺爱孩子的,以至于他们喜欢看着孩子吃得更多,等不及要把很多好吃的都给孩子。父母每天都在努力为孩子准备不同的食谱和不同的营养组合。尽管这个主意不错,但关键在于控制数量。实际上,应该宁愿让孩子欠点也不能让他饮食过量。注意蔬菜的含量每天都会略有增加,并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如果出现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肠胃疾病时应注意减少肉类的摄入。而对于肉类菜肴应该多吃鱼,少吃肉。如有必要,可以用牛奶水果代替辅食,这样容易消化并同时保证营养。保证了儿童消化系统的抵抗力,免疫系统可以得到增强。如果吃得过多,将不可避免地使小儿的消化和代谢系统超负荷。肾脏和肝脏超负荷,阻碍正常循环并降低抵抗力。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可以说是多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了。
参考文献
[1] 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J]. 张海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20)
[2] 全球现有儿童腹泻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J]. 张扬,全淑燕,曾力楠,黄亮,汪志凌,蒋璐灿,黄宗瑶,张伶俐. 中国药房. 2018(08)
[3] 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 13~24个月)应用于健康儿童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雷云宏,梁爽,陈华,杨园园,邹宝红,郝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7(07)
[4] 健康教育对腹泻患儿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王小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6)
[5] 秦艳虹教授治疗小儿脾虚泻研究[J]. 鲁俊平,秦艳虹,师会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05)
[6] 温振英论中医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研究[J]. 郑军,李敏,胡锦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