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X线及CT影像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比X线和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分析所有患者在诊断期间的食管癌检查结果。结果:在X线诊断结果中,食管癌患者符合率为41.65%(25/60),1期4例,2期8例,3期9例,4期4例。CT影像诊断结果中,食管癌患者符合率为80%(48/60),1期4例,2期17例,3期20例,4期7例。结论:X线及CT影像在诊断食管癌中各有各的优势,若是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并且合理运用,会使今后在诊断中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所以X线及CT影像在食管癌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食管癌;X线;CT影像;诊断价值
食管癌在消化道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对治疗食道癌取得的进展很多,可是其死亡率仍然不少。治疗食管癌患者常用的是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之前,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手术是否成功大多是由诊断结果决定的【1】;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如果诊断结果稍有不慎,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我院选择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对这60例患者实施CT影像及X线检查。对比X线和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分析所有患者在诊断期间的食管癌检查结果。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62岁,患者在年龄、性别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在吞咽上都有不同的症状,主要有咽食物有梗噎感、进行性咽下困难和胸骨后疼痛,我院针对这些症状对60例食管癌患者实施CT影像及X线检查。
1.2仪器与方法
1.2.1 X线
我院是日本岛津100mA型的X线机。在造影前4h内不能吃任何食物,一定要保证空腹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吞咽困难明显,可以给患者稀浆,避免梗阻发生,干扰其诊断结果。患者需呈站立位及左右斜位被进行多轴透视观察,从食管开始至胃部底端结束,为患者透视时要时刻注意患者食管形状、位置、功能以及粘膜的变化。
1.2.2 CT影像
我院采用的是螺旋CT扫描仪SOMATOM-SPIRIT。患者在进行扫描检查前12h内不能吃任何食物,在扫描前需用1.5%泛影葡胺50ml吞服发泡剂,食管充气扩张对观察更有利。
患者呈仰卧位,进行持续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5mm,螺距为1.0,120kV,150mA,扫描的范围是从胸骨颈静脉开始至食管胃交界结束。
1.3观食管癌分期标准
可以分为4期,依据是有无外侵、是否远处转移和食管壁的增厚程度。
1期:范围内食管壁或腔内肿块厚度为3?5mm;2期:无远处转移,无外侵和纵隔,食管壁厚度大于5mm;3期:组织周围受到外侵,且纵隔淋巴结肿大,无远处转移,食管壁厚度大于5mm;4期:不仅组织周围受到外侵,还有远处转移,食管壁厚度大于5mm。
2 结果
2.1 X线诊断
有25例食管癌患者,其诊断符合率为41.65%(25/60),其中1期4例,2期8例,3期9例,4期4例,其主要特征是管壁僵硬、食管狭窄、食管黏膜损伤和充盈缺失。
2.2 CT影像诊断
有48例食管癌患者,其诊断符合率为80%(48/60),其中1期4例,2期17例,3期20例,4期7例,其主要特征是管壁范围在不同程度上变厚和是否外侵;同时,有1例是左边支气管受压迫而变形移位,有1例是肺部转移,还有1例是肝脏转移。
3 讨论
X线的诊断方式非常易行和简便,而且也可以较好的体现出患者病变的大小和形态,对远端的病态情况体现更为明显【2】。X线诊断方式的好处是:费用较少、方法较简单和患者的痛苦也较小,在本次诊断中有25例食管癌患者,其诊断符合率为41.65%(25/60)。所以对食道癌患者实施X线诊断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CT是检查食道癌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清晰体现出患者病变的大小、部位和周围组织与病变的联系,对有无外侵、是否远处转移和食管壁的增厚程度体现及其显著【3】。在本次诊断中有48例食管癌患者,其诊断符合率为80%(48/60)。说明对患者实施CT影像诊断方式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实施X线和CT影像联合的诊断方式应用价值较高,因为其诊断方式安全、无痛苦、患者容易配合,还不会有创伤,同时还能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伟杰.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J].临床研究,2019,(1):119-121.
[2]王丙勇.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J].影响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2):62-63.
[3]王亚东.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J].影响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