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关禄
[导读] 目的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分析
        摘要:目的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内45例采取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研究组45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下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以及治疗时间,此外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内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2.2%),低于对照组(17.8%),除此外研究组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功能

慢阻肺是指呼吸道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以及呼吸困难,伴有咳痰症状。该疾病可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除此外慢阻肺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影响机体循环系统,诱导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治疗主要以有创机械通气以及无创正压通气等方式,吴长征呀通气治疗能够降低治疗并发症,同时在临床已有较多数据证明有效,本次研究以我院9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展开研究,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内45例采取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组内男24例,女21例,年龄(59—78)岁,平均(65.3±4.2)岁,慢阻肺平均病程(1.4±0.6)年;研究组45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内男22例,女23例,年龄(61—79)岁,平均(66.1±4.3)岁,慢阻肺平均病程(1.8±0.7)年.两组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结合药物治疗,给予吸氧以及饮食调节和心理调适,有咳痰现象的患者给予化痰镇咳的药物,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对照组以上述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我院使用美国进口(伟康公司提供BiPAPSymchrony)呼吸机[1]。治疗前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S/T),调整呼吸频率以及IPAP与EPAP、氧浓度等参数,通气时间每2h一次,3—4次/d。
1.3评价指标
此次研究将治疗后采取机械通气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改善效果作为评价指标。机械通气率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差,而平均住院时间越短说明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越显著。肺功能评价时结合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活量以及肺总量、氧分压展开评估,分别表示为(MVV、FVC、TCL、PO2)[2],观察上述四项指标的改善效果。肺功能各指标数据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改善效果较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统计学软件,选择两组随机样本,“n[%]”和“±S”作为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与“x2”检测,P<0.05,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机械通气率及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内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2.2%),低于对照组(17.8%),除此外研究组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如下:
研究组45例:机械通气率1例(2.2%),平均住院时间(10.4±1.34)d;
对照组45例:机械通气率8例(17.8%),平均住院时间(12.6±1.57)d;
        注:x2=6.049,p=0.013;t=7.149,P= 0.000.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0
3.讨论
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是因小气道受致病因素影响出现闭塞,引起气道应激反应出现血肿,导致呼吸时阻力加大,形成呼吸困难以及气流受限等临床症状。疾病的出现严重影响肺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极大。临床治疗以解除气道气流受限,联合气道抗炎抗感染治疗,扩张气道恢复正常呼吸状态为目标[3]。治疗时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降低传统有创治疗以及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时的安全事件。患者接受度较好,本次研究以我院9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2.2%),低于对照组(17.8%),除此外研究组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庆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175.
[2]赵慧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29.
[3]关晶,李建民.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03):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