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的可行性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古菊梅
[导读]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本院盆腔炎患者60例,模拟蓝红双色数列分布分组,参照组(30例),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30例)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94%(31/33)显著优于参照组有效率69.69%(23/33)。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利于疾病症状转归,疗效显著。
        关键词:盆腔炎治疗;阿奇霉素;盆腔炎制剂
        盆腔炎为女性常见的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病,将为女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临床治疗本病主要有两类手段,一是抗感染治疗,以广谱抗生素为主;二是对症治疗,针对发病病灶予以根治。但经过临床应用表明,单一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收效甚微,且呈高复发态势。笔者单位推行了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盆腔炎的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反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取盆腔炎患者66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年龄均数为(40.38±3.14)岁,病程均数为(4.34±1.95)月。模拟蓝红双色数列分布,分设参照组(30例),联合组(30例)。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入选原则:经病理检查,符合盆腔炎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与盆腔炎发病症状一致;剔除标准:存在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研究开展前曾有抗炎治疗史者。
1.2方法
        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0648,规格2ml,0.25g),溶于250ml 0.9%Nacl注射液中,予以参照组患者静脉输液。1次/d,连续输液3d;起自应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6358,规格0.25g)2片/次,3次/d,连服4周。
        联合组联合盆腔炎中药制剂治疗,药方成分如下:鲜生姜3片,黄柏6g,牡丹皮6g,白芍9g、当归9g、生地9g、白芥子10g、半夏10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10g、薏仁10g、牛膝12g、茯苓12g、苍术12g、败酱草14g、小黑豆30g。合计17味药、熬制后予以联合组患者灌肠治疗,灌肠药液量100ml,灌肠药液保留时间1h,1次/d,持续灌肠4周。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治疗4周后,若患者病理检查、阴道分泌物量恢复至正常、小腹部疼痛基本消失,为显效;若患者病理检查阳性指标,阴道分泌物量减少为有效;若患者病理检查阳性指标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增加、阴道分泌物量增多或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两组治疗有效率比对
        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94%(31/33),其中有效占比54.55%(18/33),显效占比39.41%(13/33),无效占比6.16%(2/33);参照组总有效率69.69%(23/33),其中有效占比44.46%(15/33),显效占比24.24%(8/33),无效占比30.30%(10/33),数据比较有意义(P=0.010,χ2=6.519);
3 讨论
         盆腔炎好发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1]。引发本病因素较为多样,以支原体感染引发盆腔炎最为多见。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盆腔及盆腔附属组织存在炎症。据相关研究表明,引发感染性盆腔炎最显著的病理机制为炎性因子浸润,随着浸润范围的增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更为显著,呈逐渐扩散至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与生殖器处发展态势,属非特异性炎症类型。感染病灶将对盆腔周围血运产生负面影响,子宫由于血液营养供应不充分,将对子宫健康,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分析阿奇霉素抗生素药物所属可知,其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这类抗生素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典型致病菌、厌氧菌均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对于自身结构无细胞壁的支原体细菌而言,阿奇霉素于抗菌效果上,更为显著。本次研究通过序贯疗法的应用,于各治疗环节均有着显著的疗效。首先,阿奇霉素粉剂溶解静脉输注用药,充分借助了盆腔内血液供应充分特点,使得药物的渗透性,起效范围进一步扩大。相较于口服用药,静脉用药药物生物利用率更为显著。同时与输液治疗结束后口服阿奇霉素,则能进一步促进抗菌效果,治疗效果的提升。后期为单一应用阿奇霉素治疗,也可减少因静脉入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与穿刺痛,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疾病转归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医学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推行,在盆腔炎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医认为盆腔炎属“热入血室,经病络痛”的发病机理,因此治疗的重点应当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与活络痛经为主[3]。本研究所应用的17味药材,兼具上述特性。其中茯苓可起到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目的、陈皮,半夏可起到通气的目的;鲜生姜可起到理气与活血化瘀的双重功效[4]。据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结果提示,针对盆腔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利于疾病症状转归,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贾凤祯.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感染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65-66.
[2]张继.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对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5(9):16-17.
[3]程喜建.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8):1105-1106.
[4]杨建敏,冯磊,祁彦平, 等.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感染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2587-2590.
作者简介:古菊梅,198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荣县人民医院,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科室:妇产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