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游戏促进幼儿运动感知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褚晶晶
[导读] 以前人们运动都是通过自身身体运动或借助器械辅助完成的

        摘要:以前人们运动都是通过自身身体运动或借助器械辅助完成的。伴随着体感技术的出现,使用体感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运动方式,研究发现通过这种运动方式消耗的热量与实际运动消耗的热量是等同的[1],所以这种运动方式可能会越来越普遍,感知运动能力强调个体能够体验自身对身体的掌握和控制,自身对身体的控制感是基于运动产生的,所以使用体感游戏可能会为感知运动的能力出现或发展的提供一种新机会[2]。
        关键词:体感游戏 幼儿 运动
1 体感游戏现状
        体感游戏,顾名思义:用身体去感受的电子游戏。突破以往单纯以手柄按键输入的操作方式,体感游戏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4]。体感游戏主要是基于三维空间的实时动态捕捉识别、语音捕捉识别等技术实现的。体感游戏是指通过身体参与去感受的电子游戏。其参与方式是一种突破了传统游戏手柄按键的游戏方式。短短几年,体感游戏因为其优势迅速得到广泛关注。体感游戏的新颖的游戏形式更能吸引玩家,也更具竞争力。体感技术应用于儿童类游戏也有很大的优势,有趣的游戏形式,自然的交互方式,多通道的感受,操作方式简单,丰富的互动体验,使幼儿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国内体感游戏发展形式也十分迅猛。
2体感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1 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领域“重智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于学前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尤其是在幼儿体育活动方面,为了杜绝“重智轻体”的现象,有学者提出这样的建议[5]: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应该被重视,应该把体育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发展项目,发挥其重要作用。体育教育离不开身体的活动,通过身体的控制完成游戏是体感游戏的核心,因此对于幼儿体育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使用体感技术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3感知运动能力与幼儿的发展
        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儿童身心并用、成功获取外来信息、做出判断并最后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能力[4]。感知运动能力较高的儿童一般都有较好的动作协调能力、身体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较差,则动作协调能力、身体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较差,因此,促进儿童感知的感知运动能力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众多研究发现,感知运动能力和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息息相关,动作技能的培养旨在使幼儿学会某种动作、操作为主,感知运动能力的培养则是幼儿在学会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感受到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动作技能的培养是感知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幼儿感知运动能力和培养幼儿动作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4体感游戏与幼儿感知运动能力的关系
感知觉是体感游戏开发过程中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体感游戏得以展开的基础,更是体感游戏智能空间存在的前提。感知运动能力是幼儿在运动中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力量和控制的能力,是幼儿对自身身体的感知。在幼儿运动时,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对所处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观察和理解,并对动作做出相应的调节。因此在基于体感游戏的教学活动中,可将体感游戏智能空间作为幼儿发展感知运动能力的环境和场所,在体感游戏智能空间系统中为幼儿提供视听觉触不同感觉的刺激,同时调动幼儿手眼脚眼、身体协调控制、大肌肉和非发肌肉运动。参与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自觉的把身体作为游戏的工具,达到使其动起来的目的,从而推动其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5总结
近些年来,感觉综合能力被很多研究者关注,感知运动能力作为感觉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却很少有人对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感知运动能力差的幼儿,在运动技能上也会比其他幼儿差,这样对其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今,体感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体感游戏因其有趣的游戏形式,自然的交互方式,多通道的感受在用户方面得到肯定。体感游戏作为教育游戏的一种,现在也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B.Meyers,A.Brush,S.Drucker,M.Smith,M.Czerwinski.Dance Your Work Away:Exploring Step User Interfaces.
[2]Perez-Marcos D .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s, embodiment, videogames and their dimensions in neurorehabilitation[J].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2018, 15(1).
[3]Roger G , Volker D . 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sorimotor deficits: a neuro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Rehabilitation, 2018, 15(1):46-.
[4]Catmur C , Thompson E L , Bairaktari O , et al. Sensorimotor training alters action understanding[J]. Cognition, 2017, 171:10-14.
[5]Nan Z , Mohammad A , Haichun S , et 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Motor Skill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A Systematic R eview[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2017: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