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彭建
[导读] 目的:分析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实施CRP+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实施CRP+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展开时间段,从中感染性疾病患儿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疾病分为观察组(n=45,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和对照组(n=45,非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均实施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同时比较不同检验方式阳性检出总计率。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在实施CRP+血常规检验后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检验阳性检出率为86.66%,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为48.89%,CRP+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为100.00%,相较于CRP+血常规检验,CRP检验、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实施CRP+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突出,阳性检出率较单独应用CRP检验、血常规检验所得阳性检出率显著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RP;血常规检验;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
        临床儿科中,感染性疾病属于常见疾病之一,检验方法多为血常规检验,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细菌可包括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儿童免疫力较成年人更低,所以儿童出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更为常见,以感染性休克、肝脾肿大、皮疹、毒血症以及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实施诊断时,诊断方法多采用细菌培养,但是诊断时间较长,限制了其诊断效果[1]。而全血C反应蛋白(CRP)则能够有效诊断感染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因此,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感染性疾病患儿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CRP+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展开时间段,从中感染性疾病患儿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疾病分为观察组(n=45,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和对照组(n=45,非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对照组患儿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5、20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59±0.63)岁;观察组患儿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6、1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63±0.62)岁。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血常规仪器选择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所用仪器和配套试剂由希森美康提供;CRP采用胶体金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所用仪器试剂由上海奥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血常规取100ul左右末梢血加入EDTA.K2采血管内,混匀后上机检验分析,常规模式(CBC+DIFF)。同时准确采取10ul末梢血加入CRP配套的样品稀释液中,混匀后吸取100ul加入已滴加封闭液的板子中,待干后上机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同时比较不同检验方式阳性检出总计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检验采用t展开,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检验工作采用χ2展开,当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比较
        和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在实施CRP+血常规检验后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CRP检验阳性检出率为86.66%,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为48.89%,CRP+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为100.00%,相较于CRP+血常规检验,CRP检验、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a表示与CRP检验比较,b表示与血常规检验比较,c表示与CRP检验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可导致产生呼吸道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可能导致脑膜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该病实施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和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在实施CRP+血常规检验后全血CRP检测值、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中性粒细胞检测值均显著较高;相较于CRP+血常规检验,CRP检验、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较低,分析原因:血常规检验属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用诊断方式,虽然具备诊断该病症的能力,但难以检测潜在疾病。CRP属于一种能够反应机体细胞损伤与患者所受细菌感染程度的诊断措施,特异性较高。联合实施CRP和血常规检验,则能够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2]。
        综上所述,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实施CRP+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突出,阳性检出率较单独应用CRP检验、血常规检验所得阳性检出率显著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磊. 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1):161-162.
[2]李春芳.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 10(03):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