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刘艳群 高瑞斌 杨建芳 蒲志宏
[导读] 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9月期间收治和老年综合评估门诊的372例老年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18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ADL评分。测定hs-CRP、NT-proBNP、BNP、6MWD和PCT。结果: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NT-proBNP、BNP和PC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养结合养老中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并干预,能够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医养结合;应用效果
基金项目:甘肃省兰州市科技计划(2018-3-25);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GSWSKY2020-1854);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0103-FSC-0054)
作者单位: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蒲志宏,E-mail:1922894532@qq.com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养老体系不断发展。老年人群身体素质较差,且多数人群患有老年慢性病,在老年人照护中医养结合理念被提出[1]。需注意的是老年慢性病病情多样且通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个体差异较大,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养老照料干预措施。本文研究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9月期间收治和老年综合评估门诊的372例老年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18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对照组男性92例,女性94例,年龄67-83岁。观察组男性90例,女性96例,年龄68-82岁。随访干预12个月。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照护服务,观察组在老年综合评估后实施以医院为主牵头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1.2.1 成立综合评估小组
        我院成立综合评估小组,成员包括常见老年慢性病医生、专科护士、康复师、营养师、药师、心理师、营养师等。小组成员共同推进医养结合老年综合评估工作,确定工作目标、工作流程、评估工作、评估项目、护理方法等等,细化各成员职责,实行责任制。
1.2.2 实施综合评估工作
        老年人评估后应当在72h内完成基本资料的搜集、日常活动能力的评估、病情评估、生活习惯评估等等,建立健康档案。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照料方案,并在日常工作中控制照料风险,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照护质量。
1.2.3 老年综合评估内容
        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心理状况、医疗评估、 社会及环境评估等方面。针对其个人营养状况、用药情况、排便情况、睡眠情况、活动能力等执行个体化的照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ADL评分。通过ADL量表评价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分高于60:ADL评分良,可独立进行日常活动。评分41-60:ADL评分中,需要协助完成日常活动。评分低于40:ADL评分差,生活不能自理。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实验(6MWD)和降钙素原(PCT)。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ADL评分,观察组(67.19±3.16),对照组(61.45±2.17),组间对比(t=11.790,P=0.001)。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明显高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hs-CRP、NT-proBNP、BNP和PC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相关生物标记物指标比较
         hs-CRP(mg/L)   NT-proBNP(pg/ml) BNP(pg/ml)   6MWD(m)   PCT(ng/ml)
观察组 2.91±0.26        904. 68±216.09      326.04±115.32   398.03±126.21  0.40±0.21
对照组 3.61±0.64       1368. 14±127. 22     392.43±165.61   328.43±135.31  0.51±0.17
3 讨论
老年人群因机体老化,身体素质下降、社会角色转变等等影响,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造成一定影响[2]。同时大部分老年人群在生活饮食上限制较多,尤其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因此在老年人照护中医养结合受到重视,该模式将疾病识别、治疗、检查、康复等与日常生活、心理照料相结合,强调患者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
日常活动能力是评估健康状况及生活水平的重要至指标,而老年综合征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改善日常活动能力逐渐成为护理中的重要工作方向。但由于不同人群的病情、社会情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身体素质等存在差异,实施统一的照护措施难以保证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患者生活能力难以提高[3]。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有利于多学科团队了解病人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照护方案,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评估、优化,循序渐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照护后的ADL评分明显高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老年综合评估具有显著效果。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脑钠肽 或N末端前体脑钠肽的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BNP的水平与心衰症状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降钙素原以作为心血管病炎症的标记物,升高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本研究在老年综合评估后实施以医院为主牵头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hs-CRP、NT-proBNP、BNP和PCT下降,6MWD升高,说明能够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彬,林萍,王琴,等..老年综合评估联合综合治疗对高龄住院患者共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3):342-345.
[2]项丹妮,陈子洁.老年综合评估及其在老年医疗照护体系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9 ,31(3):171-174.
[3]余慧媛,万怡,罗永丽,等.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实用老年医学,2019,33(5):457-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