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博文 闫川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高楼林立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高楼林立,也推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也提高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需要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思想与方法,使其可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强化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全面性原则
         一般情况下,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在其中涉及许多不同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因此,在实际项目成本管理中,要遵循全面性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性管理原则的落实,能够提升成本管理质量[1]。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因素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全过程成本控制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立项、设计以及施工等不同环节,展开全方位成本管理工作。
         1.2 成本最低原则
         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中,不仅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同时要遵循成本最低原则。也就是说,在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在此基础上,要对施工成本进行优化与完善。尽可能在降低成本基础上,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本管理工作展开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使得项目成本费用能够得到降低,从而实现最低目标成本,项目效益最大化,实现建筑企业更好发展。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效措施
         2.1提高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打通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材料成本管理为例,设计环节精准计算工程量,明确材料消耗的合理范围,为施工环节的限额领料制度落实提供依据,依托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掌握材料消耗和费用产生情况,动态调整材料管理措施,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平台,加强各部门的有效沟通,掌握成本控制工作落实情况,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5]。
         2.2提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
         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有着指导作用,因此在施工建造期间,管理人员应结合项目工程量、施工进度要求等合理制定成本控制计划。资金是项目工程有序推进的不可或缺要素,但不少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施工任务难以按照施工计划开展,最终造成工期延误。因此,管理人员在项目建造初期就应该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计划应该提前预留成本控制的空间,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预估各个环节的具体费用,请专业的财会人员运用成本缩减等方法合理调配资金,避免资金流转不畅。在制定项目预算时,管理人员还应该提前做好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考察所获取的各类信息,对项目成本作出合理预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监管等方式控制费用支出。
         2.3不断地健全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体系
         在项目投标之前,应该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项目的评审工作,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一个预测。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体系。在进行相应的成本预测时,要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不能只看一些直接的成本,对间接的费用忽视掉,像水电费,管理费这些都是一些间接的成本。在实际的项目成本管理中,要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关人员的收入要和自身的工作绩效挂钩,来激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都明确起来,以防发生相应的意外事故时,无法开展追责。有关人员要对此不断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约束有关人员的行为,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


         2.4制定成本管理制度
         为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要意识到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对于成本管理制度的构建工作,需要建筑施工部门能够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制定合理的工程材料设备管理制度,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对施工材料库存的计算中,要结合“去库存”这一政策,然后根据成本预算,对正常周转条件下的库存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多余的积压库存去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材料利用率,同时可以实现材料的更好保存,避免浪费情况产生[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申报流程制度、稽核流程制度以及审批流程制度等,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及时做好出、入库审核登记工作。在施工设备、材料、机具的采购中,要做到“阳光采购、货比三家”原则,并结合施工项目实际进度情况展开,对设备维护以及保养所花费的资金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资金浪费情况产生。(2)制定合理成本费用支出管理制度,并构建超支预警机制。对于成本费用的支出,要及时做好审查工作,按照审批流程,确保及时发现费用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与完善。在展开书面审批工作之前,需要现场责任人员对书面进行核查并确认。如果在其中出现大额的、超出预算标准的费用内容,要通过预警机制展开进一步核查,使得成本管理的严谨性得到保障。
         2.5抓好各项施工费用的管理
         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支出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以及施工气候等合理安排人员,同时也应该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梅雨季节施工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雨棚,使失踪人员可以按照进度计划正常施工,这也是项目工程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从而节约成本。在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安排设计方案统计各个阶段的工程量,结合人员情况确定机械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在使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减少频繁的使用同一设备的情况,降低设备损耗率,在使用机械设备前,还需要认真检查机械设备情况,并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避免因施工设备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2.6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地达到项目成本管理所发挥出来的效果,就需要对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企业可以引进一些优秀的项目成本管理人才来带领员工开展这样的工作,这样可以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培训员工,让开展相应的员工对项目成本管理有着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还需要降低建筑企业中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交接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保障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要安排有关人员对项目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高效的进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对于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建筑施工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在明确成本管理原则基础上,采取有效成本管理措施,促使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雷建国,李忠伟.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J].水利水电施工,2019(04):166-168.
         [2]包刚宁.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控方法的探索[J].江西建材,2019(12):237+239+241.
         [3]陈仕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96-197.
         [4]彭学宏.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9-30.
         [5]杨俊平.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纳税,2019,13(36):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