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的科学技术应用中,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首选方向。机械自动化及智能化是制造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如何在制造中合理应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是未来主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主要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为目前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制造;应用;发展趋势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制造业发展,受到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机械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推动机械工程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在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高水平的技术应用模式下,使得机械工程在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标。因此,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借助柔性自动化技术以及集成自动化技术,打造具有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机械工程。此外,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学习专业的技术重点,通过深入分析,归纳出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经验,为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1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趋于成熟的计算机技术,成为柔性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载体。目前,我们将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中,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技术模式,并且展现出创新型自动制造技术特点,包括严格的生产流程、高质量高效率以及低成本,同时还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因此,机械工程柔性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机械加工领域。许多领域的机械设备重要零部件,都是通过柔性自动化技术制作的。在机械零部件制作过程中,可为零件制定标准的生产流程,零件在每个环节内,生产人员只需简单操控,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加工任务。这不仅能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现阶段,在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后,柔性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数控技能优势,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配合下,成为推动机械工程发展的强大动力。
2.2集成自动化技术
现代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领域中。集成自动化技术是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让机械工程由传统复杂的操作模式,转变成方便快捷的操作模式的核心。在传统的操作模式中,工作人员需要操作复杂的系统,根据生产要求精准设定每项操作数值,通过操作系统完成相关的生产任务。传统模式不仅耗时、提高生产成本,还会增加机械生产出现误差的几率,影响到机械工程的正常生产,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在繁琐的操作中准确设置生产参数。为此,集成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中,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操作模式,由简单、直观的操作模式代替传统的操作模式。并且,集成自动化技术,还能对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信息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根据生产要求调整生产模式,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通过对集成自动化技术分析可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融入到自动化技术中,不仅可以丰富集成自动化技术的操作模式,还能为深化理论内涵,为推动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3.1发展常用型自动化技术
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趋势会沿着一直伴随对智能的开发而快速发展。针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往往也会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从而有效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自动智能化是传统机械自动化与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最大的差异,发展常用型自动化智能技术将是制造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具体可以表现在在控制论的基础上运用产生的相关理论知识例如生理学、运筹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方面。机械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发展前景是进行人工智能化,从而有效进行数据收集,保证达到更高效更安全的控制生产。智能化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满足企业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例如发展常用型自动智能化技术,通过相应的自动化智能技术来思想相应的智能化机械行业制造生产,将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列为核心原则,通过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机械自动智能化技术更改,保证自动智能化技术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益最优化,从而取得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4]。
3.2 提升自动化技术与网络融合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传播,世界的制造行业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目前机械工程自动智能化技术以及发展到融入网络化从而进行智能化生产管理。同样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实际制造中的应用往往与网络技术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制造生产质量和效率。由于当前网络科学技术普及,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相应迅猛发展,自动智能化远程控制的输出端设备往往就是就是制造的产品。将机械工程生产中让自动化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相互交融是制造发展主要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结合网络化在制造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同样局域网络技术还将运用到大量家电设备,逐步渗入人们的实际生活,通过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实现足不出户的生活模式,在保证正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前提下,由于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舒适的便利,因此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和网络融合是制造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
3.3 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方向
(1)环保型自动化技术。机械自动化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不足之处是机械自动化设备运行时,容易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环保型自动化技术是发展目标。(2)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大部分企业和产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如果想要进一步完善工业自动化科技化,机电一体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3)模块化。由于机械制造领域自动化涉及到的内容多而复杂, 企业在使用自动化产品时所需要的设备及接口都不一样,且设备维护、购买也较为麻烦。 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统一自动化产品的参数和标准,减少设计的复杂程度, 而且模块化设计还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产品的维护。
结束语
自动智能化生产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同样也受人们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的影响,自动智能化在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也会遇到相应的挑战和机遇。针对自动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的使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也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可以有效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为推动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213-214.
[2]李新艳.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98.
[3]高建超.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116.
[4]周鹤.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湖北农机化,2019(23):24.
[5]崔海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