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的腹腔镜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蒋崇雨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的腹腔镜疗效与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的腹腔镜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形成患者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很少,同时患者手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早期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在腹腔镜下手术是可行和安全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预后十分理想,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是临床中常见的情况,由于急性阑尾炎进展较快,短时间内就可引起周围脓肿,情况十分危急,在以前阑尾周围脓肿因脓肿使周围组织粘连成团炎症局限,分离后脓肿破溃导致感染扩散,另外,阑尾炎症坏疽,很霉很脆不好处理,术后容易粪漏和肠粘连梗阻、切口感染难愈合,所以,在传统观点上是保守治疗,三个月后脓肿吸收,粘连消散再择日手术[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方式在普外科应用广泛,为避免患者再次住院和减少医疗费用。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一周以内急性阑尾炎并脓肿形成的患者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55岁,平均年龄(38.24±2.5)岁。发病3-5天28例,发病5-7天13例,7天以上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的诊断标准,患者存在明显且剧烈的下腹疼痛、伴腹胀、扪及右下腹包块,患者进行B超检查,观察到阑尾周围存在明显的液性暗区以及右下腹包块,确定为合并周围脓肿。所有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符合手术指征之后,进行规范麻醉,随后引导患者头低足高体位,左倾15-30°以建立气腹,在脐点作腹腔镜观察孔,选取麦氏点下方、左侧反麦氏点下方5cm左右作两个操作孔,随后置入腹腔镜进行常规探查腹部,首先处理回盲部病变,观察患者粘连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首先实施松解术,采用吸引器头或者钝头钳进行钝性分离,分理开大网膜与肠管,用吸引器打开脓腔,吸尽脓液,并留取脓液细菌培养,然后拨开脓腔,找到阑尾并顺阑尾周围分离至根部,充分暴露出整条阑尾,超声刀凝断阑尾系膜至根部,若根部组织好直接套扎阑尾根部,切断标本置于标本袋;若阑尾根部霉烂穿孔无法套扎,应尽量缝合阑尾根部三针,将少许大网膜结扎于阑尾根部术后放负压引流管于髂窝引流。如果患者阑尾根部既难以结扎,有难以缝合的,吸尽脓液并冲洗干净后,直接脓肿引流,用大网膜覆盖阑尾根部,术后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术后引流量少于5ml后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治愈(患者三天内发热、腹痛消失、无腹胀,大便通畅,术后复查B超无腹腔脓肿,一周内出院);显著(患者三天内发热,有暂时腹痛、腹胀,4天后或出院前消失,无肠梗阻和腹腔脓肿,手术恢复较良好,一周内出院);有效(患者有发热、出院时有轻度腹痛、腹胀,腹腔少量积液(髂窝或盆腔或肠间)、不全性肠梗阻,效果欠佳,需出院逐步康复);效果差(术中有副损伤,出院时仍有腹痛、腹胀、有粪漏、或腹腔脓肿、肠梗阻,需反复住院处理)。
        (2)住院时间。
        (3)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手术效果良好,数据如下:患者例数为31例(68.89%),显著为10例(22.22%),有效2例(4.44%),效果差为2例(4.44%),治疗有效率为43例(95.56%)。
2.2 住院时间
        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6.0±1.6)天,手术恢复情况较好。
2.3 并发症发生率
        2例(4.44%)术中分离过程中损伤盲肠予一次性切割闭合器将盲肠穿孔部位肠壁直接切割闭合处理,术后恢复理想无不适治愈出院。所有手术中仅2例(4.44%)粪漏,一例引流半月愈合;一例住院期间无不适,出院后反复右侧戳卡口红肿流脓,反复撑开引流愈合出院后不久又复发流脓,后经造影证实为少量粪漏,经彻底扩创腹腔重置引流管一月治愈。两例(4.44%)小孩戳卡口感染,有腹腔脓肿3例(6.67%),两例仅髂窝少量积液,未特殊处理。一例盆腔积液较多,经皮穿刺抽吸后痊愈,有一例术后出血,未见肠粘连梗阻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其实大部分只是网膜和回肠和腹壁共同包裹,阑尾根部还好,在腹腔镜技术支持下可以手术一期切除,术后放置或不放引流管。但超过5天以后的肠壁水肿、粘连、回肠末段水肿扩张变僵硬,手术分离难,容易出血,阑尾坏疽容易断,根部霉烂处理困难,这些要放引流。基于阑尾炎合并脓肿的情况,当前治疗方式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当前常见的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中药外敷、内服和抗菌药物杀菌消炎促使脓肿吸收以缓解病情,但是这个过程时间漫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承受痛苦,并且可能会随时复发。而常规的开腹手术首先切口较大,患者损伤较为严重,先不说治疗效果,患者在术后十分容易出现肠粘连、切口感染等情况,如果手术效果不达标则可能造成脓肿复发的情况,加上大切口的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和保守治疗,腹腔镜手术有着巨大的优势,第一点是便于病情的观察,在腹腔镜下能够清楚的观察到阑尾炎和脓肿的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第二点是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远离脓肿上方,又属于微创手术不易污染感染,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伤口愈合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肠胃功能恢复快,疼痛更少、时间短,患者自我感受大大改善。第三点是并发症的避免,手术之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较小,可能与切口小、远离病变部位、开阔的手术视野,避免对腹腔肠管过多翻动及触摸等刺激,彻底清除脓液避免了感染扩散等原因有关[3]。本研究中,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少,同时患者手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我们经验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形成超过一周的,腹部包块大者手术慎重。5天以内者手术相对容易,应积极手术。
        综上所述,一周以内的急性阑尾炎并周围脓肿在腔镜下手术是可行和安全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预后十分理想,效果较好,避免二次住院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震.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90-91.
[2]王坤,李俊江.腹腔镜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26+28.
[3]郝吉平;.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6):39.
[4]肖凌晖,刘习红,王希.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5例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3(7):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