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患者,均是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患者,随意分两组,其中包含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前者有3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后者有30例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 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的误诊人数与漏诊人数更少,符合人数更多,符合率更高,由表1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显著不同,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更高,从表2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更大,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为高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发作规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结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很高的发病率,当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时,会伴有无明显的胸痛,因此常称作无痛性心肌缺血。由于病症不明显,因此在生活中不易被发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病老年人易得,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临床上常用心电图检查,而而常规心电图检查易受环境与时间因素印象,致使漏诊或者是误诊的情况出现,为了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率,需要临床医疗人员对检查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有文献显示【1】,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较高,为了对其验证,本文随机选择60例患者,均是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分析,具体的资料及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0例患者,均是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患者,随意分两组,其中包含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前者有30例患者,后者有30例患者,前者患者的均龄为(62.23±1.34)岁,后者患者的均龄为(62.12±1.45)岁;前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后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上述信息差异较小,可比。
1.2方法
常规心电图诊断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连接可靠的地线,接地电阻低于0. 5 Ω;病床宽度小于0. 8 m;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8 ℃,防止寒冷导致肌电干扰;心电图机要和导联电缆与床保持一定距离。
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应用十二导联全系动态心电监护仪,进行二十小时动态检查,并系统记录心电图变化。在监测中保障患者心态平稳,避免影响检测结果【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进行观察【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
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的误诊人数与漏诊人数更少,符合人数更多,符合率更高,由表1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n(%)]
.png)
2.2对比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
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显著不同,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更高,从表2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例(%)]
.png)
3、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很高的发病率,当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时,会伴有无明显的胸痛,因此常称作无痛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上,常规心电图为诊断各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常规心电图只可以检测患者处于静态状况下的心电情况,不能检测患者活动和突发情况下的心电情况【4】。而动态心电图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心电情况展开二十四小时动态监测,能够有效优化常规心电图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临床患者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主要原因为,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患者不同状态下的T波倒置情况和ST段改变情况,能够将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准确且全面的反应出来,进而减少患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5】。绝大多数的状况下,心外膜为心室复极的初始部位,之后从此部位渐渐推至心内膜部位,若是复极中发生显著变化,则T波也会出现对应的改变,因此,通过对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能够完全了解其心肌缺血的具体情况【6】。上述研究结果为: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的误诊人数与漏诊人数更少,符合人数更多,符合率更高,由表1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显著不同,动态心电图诊断组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更高,从表2信息可知,两组有统计学意义。和程洁等人研究结论相差较小,代表性较强。
总之,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更大,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为高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洁.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45.
[2]谢春林,张松文.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1):170-171.
[3]王宇博.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02):189-191.
[4]侯廷永.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62-2164.
[5]徐子燕.分析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云南医药,2020,41(02):123-125.
[6]李霞.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0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