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评价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脾益肾汤内服加以温针灸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临床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86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基础治疗)、研究组(43例,基础治疗+补脾益肾汤+温针灸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础治疗中,实施温针灸+补脾益肾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温针灸;补脾益肾汤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可引发微血管病变、并发肾功能损伤,增加终末期肾病发生风险,因此需尽早实施针对性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消渴”、“水肿”等范畴,发病多因脏腑内虚所致,且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表现为湿浊郁积症状,重症可发寒水逆阻症状、危及生命。为此,本次研究选86例脾肾阳虚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补脾益肾汤+温针灸治疗,分析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临床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86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3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且符合脾肾阳虚标准[1-2]。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0~81岁,平均(51.03±2.76)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6.43±1.18)年;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43~85岁,平均(51.24±3.11)岁;糖尿病病程4~17年,平均(6.63±1.20)年;排除精神异常、皮肤表面缺损、研究期间脱出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对照组:行括控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补脾益肾汤+温针灸治疗:(1)补脾益肾汤:黄芪30g,芡实、益母草、金樱子20g,淫羊藿、苍术、补骨脂、党参、桃仁、酒大黄15g,川芎10g,水蛭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2)温针灸:取气海、意舍、肾俞穴为主穴,取足三里、太冲、环跳、巨虚、太溪等穴位为配穴;皮肤表面常规消毒,针刺后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针柄上套2cm长艾条(艾条下端具皮肤2~3cm),艾条下方点燃;感受灼热难忍者皮肤表面放置纸片,以减轻灼热感;每处穴位留置2壮艾条,后拔针、按压针孔。
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组间疗效[3]: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尿微量蛋白或尿蛋白排泄率减少≥50%,临床体征显著改善;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尿微量蛋白或尿蛋白排泄率减少30~49%,临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未及以上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尿多、倦怠、水肿,无症状0分,症状较轻1分,症状中等为2分,症状严重为3分。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计算,(±s)、(%)表示计量、计数资料,t、2检验;P<0.05提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n(%)]
.png)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积分(±s,分)
.png)
3.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为糖尿病死亡重要因素。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病理特性所谓脏器内虚、功能失调,并受外感风邪、劳累过度等引发,致使寒凝气滞、痰浊血淤,随症状发展,可至脾失健运,使湿浊之气积于体内,损心阳,使脾肾阳虚,引发痰饮、水肿、积水等症状,并引发严重病例症状,因此需行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治疗。
温针灸可通过局部穴位刺激,以调理经络、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可加速局部炎症反应清除、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艾灸可行气通脉、温经散寒,缓解寒气逆行引发的水肿症状。补脾益肾汤可固本培元、补肾健脾,方中黄芪、党参补气,补骨脂、淫羊藿温肾,苍术健脾,水蛭、川芎、桃仁、芡实等可活血化瘀,且金樱子、芡实可固精,诸药合用,可共奏补肾健脾、驱邪扶正之效[4]。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考虑原因为,基础治疗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血管状态、增强肾脏细胞血流灌注;联合温针灸及补脾益肾汤治疗,可加速整体性、局部性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肾功能,进而可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程度。
综上,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联合补脾益肾汤+温针灸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于睿超, 汤曦, 付平. 糖尿病肾病临床规范化治疗——指南解析[J]. 西部医学, 2015, 27(2):161-163.
[2]王倩, 严美花, 李平.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8,13(6):1320-1324.
[3]韩华林, 赵旭红.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补脾益肾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0):30-31.
[4]于正, 江淑红, 祝明浩. 针刺联合补脾益肾汤治疗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9, 28(01):63-65.